从黄河路到酱园弄 影视剧同款的“老上海”成为“新景点”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2 20:56:15

  《繁花》收官,这里爆满!

  “今晚去黄河路吃夜宵?”

  1月9日,王家卫版电视剧《繁花》迎来大结局点映,演员胡歌在互动活动喊话粉丝。

  《繁花》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商人阿宝(胡歌饰)在上海黄河路发家后的经商故事,借此展现了上海10年间所经历的蓬勃与机遇。

  “一九九二年的上海,霓虹养眼,万花如海。”

  胡歌镜头外的一句旁白,将观众带入电视剧《繁花》的世界里。而王家卫镜头中熟悉又陌生的“老上海”,让更多人燃起了打卡剧中同款的心思。

  黄河路

  《繁花》中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这一条仅有755米的马路上。随着电视剧的热播,黄河路也成为了上海2024年的第一个打卡点。

  “黄河路的鼎盛时期,也是我曾经都经历过的。”苔圣园酒家店长陈宗佘告诉小新,《繁花》将大家拉入了黄河路曾经繁华的回忆。“1996年,我们就在黄河路了。”黄河路粤味馆厨师长丁毓明说:“最繁华的时期,从北京路到南京路,这一段全是饭店。”

  小新的同事也向我们回忆起了当年黄河路的盛况,“当年在黄河路上有一间小门面都是很不得了的事情,很多饭店很小的,里面只有四张桌子,椅子也是那种像火车硬座一样 的,但是生意也很好。”

  在生长于上海的“80后”吴昊记忆中,“黄河路”是一条曾经红火的街区。“以前的黄河路上有大饭店也有单开间的小餐厅。”吴昊回忆:“不过后来没那么红火了,只有国际饭店楼下一直有人排队买蝴蝶酥。”

  小新在黄河路上看到,街角聚集着一群围着“苔圣园”店招拍照的年轻人。“这几天来拍照的人很多。”街边饭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这条马路在‘70后’‘80后’中很有名的,现在电视剧一放,年轻人也都知道了。”

  和平饭店

  在《繁花》中和平饭店也是重中之重。

  阿宝想向爷叔求教做生意之道,爷叔为了考验他,说要住在和平饭店最贵的英国套房里;

  阿宝问汪小姐,“ 31号晚上你有空伐啦?我请你到和平饭店过元旦 。”

  就连《繁花》的首映礼,也选在了和平饭店。

  公开信息显示,《繁花》播出后,日前和平饭店已经将剧中胡歌入住的“72号英国套房”已改为“英国繁花套房”,一晚的价格也从15930元涨到了16888元;作为为数不多的真正的“同款”,英国繁花套房在部分日期早已售罄。

  自1929年开业伊始,和平饭店就是无数上海历史故事的发生地。如上海作家陈丹燕所说,“没有一座纪念碑,能比和平饭店更胜任来做上海的纪念碑。以一种大饭店开放的,单纯的,见多识广的方式,勾连与证明一个个沧海桑田的旧时代。”

  1994年,张国荣随剧组《风月》来和平饭店取景并下榻。他多次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十分喜爱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机会去上海的话,就喜欢去和平饭店坐坐,在幽雅宁静的大堂里,喝英国茶,听人弹钢琴。从窗口遥望外滩老建筑,听身边男女说上海闲话……

  和平饭店还推出了与《繁花》联名的定制双人餐,在该套餐中,包括剧中经常出现的干炒牛河、排骨年糕等菜品。此外和平饭店还推出《繁花》下午茶,售价599元一位,并加收16.6%的服务费。

  排骨年糕

  “没有一个上海人看完《繁花》不想吃排骨年糕和泡饭。”近日,讲述上海年轻人凭借改革开放春风打拼成商业大佬的热播剧《繁花》收官,剧中各类上海古早美食也成为粉丝打卡留念的方式。据美团外卖数据,《繁花》开播以来,排骨年糕成为平台搜索顶流,搜索量暴涨937%、外卖订单量周环比增长300%,泡饭外卖订单量也暴涨150%。

  据美团外卖数据显示,《繁花》热播以来,剧中出现的排骨年糕、泡饭、定胜糕、油墩子等上海美食在外卖平台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排骨年糕的搜索量增长近10倍,产生的外卖订单量周环比暴涨300%,泡饭外卖订单量则暴涨150%,微博上#上美团外卖品繁花美食#的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突破450万。

  与此同时,在剧中起到剧情推进作用的“霸王别姬”、“干炒牛河”,也让商家嗅到了商机。近一周来,在饿了么上线“霸王别姬”菜品的商家增长40%,有不少商家将自己的“甲鱼乌鸡汤”菜品加上了“霸王别姬”前缀。一家粤菜餐厅将自己的外卖菜单上的“干炒牛肉河粉”冠以“宝总最爱”的名号,以吸引食客下单。

  繁花主题Citywalk

  “先去复兴公园,接着是圣尼古拉斯教堂、南昌大厦、国泰电影院,然后是卡德公寓、美琪大戏院……”来沪旅游的王灵灵向小新展示了一条“繁花主题”的城市漫步路线。

  “晚饭可以早一点去红房子西菜馆,中间这一段行程可以搭24路公交车……”王灵灵打开手机备忘录,如数家珍:“小说里,沪生就告诉阿毛可以坐24路回家。”

  《繁花》中,玲子与阿宝在进贤路上合开了一家充满市井烟火气的餐厅“夜东京”。这条数百米的小马路,如今仍是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在进贤路上,服饰店、西餐厅、咖啡馆挤挤挨挨,穿过街面马路进入弄堂,仍是老上海的市井生活风貌。

  “老上海”也是“新景点”

  “繁花热”正在蔓延到上海的各个角落,而在离黄河路不远的乍浦路上,陈可辛导演的《酱园弄》也正在紧张的布景,老上海风情的还原装置,已经吸引了无数行人游客前去打卡。

  “刷手机看到了这里,感觉很适合拍照,就来拍了。”来此拍照的市民们从大学生到老年人,大多抱有同样的想法。

  影视剧同款”近些年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同款”对于上海更是有着别样的情结。对于很多人来说,影视作品可以让他们回忆当年的故事,也可以对未曾了解的世界构成合理想象,是“我们当年就是这样!”也是“梦开始的地方”。

  无论是早年的《情深深雨濛濛》,到前几年的《八佰》再到今年的《繁花》《酱油弄》,影视剧中的“老上海”正在成为上海的“新景点”,也是城市中一种不可多得的独特风景。

  作者:李秋莹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strong>田浩江:</strong>据我所知,有观众在费城看完唐诗音乐会后,又追到纽约观看。可以说,美国这两场演出后,观众的反应超出了我的预期。唐诗音乐会值得去无数的地方演出。不过,未来是否能争取到投资,这个我也不知道。

  <strong></strong>赴粤务工人员 刘守勤:今天第一次坐免费的高铁,特别开心。在广东务工13年了,没开通高铁之前都是坐汽车,一般都要10来个小时,现在开通高铁之后只要2个多小时。

  除了“全面乡村振兴做强做大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清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大实招”还包括“坚持制造业当家实施工业产业‘十百千’计划”“狠抓重大平台培育千亿级现代轻工纺织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房地产稳健发展将实施多个购房新政”“发挥金融作用打好组合拳”等。

  据了解,从大年初六开始,重庆已集中输送超110万名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接下来,该市还将为有集中返岗出行意愿的务工人员提供包车、包列、包机等“家门到车门”暖心服务,全市预计将开通返岗“直通车”超500趟次。(完)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务工人员纷纷踏上返岗旅程。近期,多地开行返岗务工专列包机,助力务工人员节后返程。

  轨交13号线东延伸工程总承包项目及轨交21号线新建项目,则将让张江人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其中,21号线全长近28公里,多个站点位于张江镇内,计划2026年建成。13号线东延伸线路起于已建13号线三期工程张江路站东端,终于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全长约4.5公里,共设高科中路站和丹桂路站2个站点,预计2027年完工,此工程主要服务张江科学城内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对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在集成电路产业园集聚有重要作用。

柳坤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