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抗旱进展如何?南水北调是否参与?权威解答!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2 17:53:58

  大象新闻记者 朱圣宇

  6月21日,记者从河南水利水旱灾害防御会商会上了解到,6月以来河南省234处大中型灌区引水超过10亿立方米,累计灌溉补源1100万亩次;南水北调中线向河南省供水1.77亿立方米,通过城乡引水、生态补水、应急供水为抗旱供水提供支撑。

  河南本轮降雨最大雨量83毫米

  5月以来平均降雨仍偏少六成多

  6月20日以来,河南省出现新一轮降雨天气。据统计,20日7时至21日7时,河南省京广线以西和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降小雨,其中三门峡、洛阳、南阳市部分地区降中到大雨,三门峡卢氏县、洛阳栾川县局部降暴雨,共有27处雨量站降雨量超过50毫米,监测到最大点雨量在卢氏县坡根雨量站,为83毫米。

  截至目前,全省主要水库、河道水势平稳。

  河南今年降雨偏少局面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结合本轮降雨情况,5月以来,河南平均降雨量46.5毫米,较多年平均值(116.6 毫米)仍偏少六成多。其中,许昌、信阳、商丘、驻马店、周口市偏少七至九成,平顶山、漯河、焦作、新乡、安阳、濮阳市偏少五至七成,洛阳、开封、三门峡、南阳市偏少四至五成,郑州市偏少近三成。

  大中灌区引水超过10亿吨 南水北调中线参与抗旱应急供水

  当前,河南省以大中型灌区为核心持续向土壤失墒的农田提供灌溉水源。6月份以来,河南省234处大中型灌区累计引水10.70亿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928.64万亩次,累计补源面积200.02万亩次。其中44处引黄灌区累计引水3.27亿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369.74 万亩次,累计补源面积64.63万亩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供水目标是京津豫冀沿线城镇的生活与工业用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南北横贯河南省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河南抗旱提供了部分水源支撑。

  截至6月20日8时,2024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向河南省供水14.22亿立方米,6月以来向河南省供水1.77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0.15亿立方米,应急供水0.043亿立方米。6月19日8时至20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向河南省供水905万立方米,其中引丹灌区207万立方米,城市水厂612万立方米,通过沙河退水闸向平顶山白龟山水库应急供水86万立方米。

  采取应急调水送水增加抗旱水源 严防旱涝急转关注区域强降水

  根据会商研判,相关部门将统筹 当前和后期抗旱用水需求,加强灌区运行调度和灌溉管理,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拉水送水等措施增加抗旱水源,保障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深入了解以沙河流域为重点的各地区生活、生产、生态、航运等方面用水需求,精细、精密调度水工程,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

  此外,6月20日河南省已进入主汛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区域性降水增多,预计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量将增多。

  据研判,今后一个时期,要严防旱涝急转,密切关注区域性强降水,做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同时,提醒群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做好防洪自护;不要前往易发地质灾害等有危险的地区;切勿酒后游泳和野外游泳。

责任编辑:张恒星

  这是京张铁路线上的一座老站,也是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转折的地方。地下数米,京张高铁横亘在京张铁路“人”字形一撇一捺交会处,寓意“大”飞跃。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莫斯科1月27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外交部27日发表声明,宣布拉脱维亚驻俄大使须在两周内离开俄罗斯。

  巴厘岛省长科斯特在欢迎辞中说,<strong>印尼高度重视中国市场,</strong>中国多年来一直是巴厘岛的最大游客来源国之一,中国游客的到来一定能推动巴厘岛旅游业蓬勃发展。(记者:李雪青、李龑、陆海月、杨云起、闫洁、刘锴、余谦梁、孙磊;报道员:古鲁、瓦扬;剪辑:马骁;编辑:张代蕾、钱泳文、孙浩、刁泽)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发挥“高铁+生鲜”优势,中铁快运、车站、列车等环节通力合作,全力保障物流运输通畅。国家邮政局督促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提供邮政普遍服务,指导主要快递企业做好春节假期服务保障工作。1月26日当天,全国邮政快递揽收量约0.84亿件,环比增长37.7%;投递量约0.57亿件,环比增长18.8%。

  “大家辛苦工作,现在吃饭连新鲜蔬菜都保证不了,这可不行!”宋长春想到了办法,“不如我们自己来种植蔬菜吧。”

  对于今年春节档的总体表现,孙佳山认为,除了影片阵容强大以外,防疫政策的优化也带来了春节文化娱乐消费的大幅反弹,这为电影市场带来了相当的利好。

林如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