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锡林郭勒草原 牛粪买卖背后有本“生态账”

来源: 华商网
2024-06-12 08:46:06

  中新网锡林郭勒6月11日电 题:在锡林郭勒草原 牛粪买卖背后有本“生态账”

  作者 奥蓝 其木格

  斯琴巴特尔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牧民,日前,他家进行了一场为期7天的“大扫除”,清理掉了200多平方米的牛粪,赚了6000多元。

  在锡林郭勒大草原,牧民家做饭、供暖、砌垒棚圈都离不开牛粪,家门口整整齐齐、各有特色的牛粪垛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几乎家家牧民都有一本藏在牛粪中的“账本”,算的既是经济账,也是生态账。

  西乌珠穆沁旗地处锡林郭勒大草原核心区,是以畜牧业为基础经济的牧业旗县。牧民们在养殖牲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牛羊粪。虽然粪污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但自古以来,牧民都把它当宝。

  “牛粪是个宝,做饭和取暖都要靠牛粪,确实是我家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每年春天雪一化,吉仁高勒镇巴音青格勒嘎查牧民苏乙拉其其格就要背起箩筐、拿着小铲子去自家草场上捡牛粪了,这一行为一般要持续到冬天。“虽然春天是休牧期,但草原上散落着之前的粪便。而且春季生长的草比较弱小,有时掀开草地里的牛粪时,能看到草都被压坏了,严重影响草原生态环境。”

  “一直以来,我们一代代牧民都是这样保护生态环境。”这些天,巴彦呼舒苏木温都来嘎查牧民布和朝鲁家也刚刚清理完休牧期间积攒的牛粪。“今年45天的休牧期间,我家把牛放在约4万平方米的草场中舍饲,大概1平方米草场有5块牛粪。每块牛粪长度大概能达到20厘米,这样下来草场覆盖率很大,会影响牧草正常成长。”

  如今,随着牧业现代化理念的推行,牛粪也成为商品,串起了一条现代化的清洁燃料产业链。

  巴彦呼舒苏木牧民图布新道图呼家的2间棚圈里,储存了约60吨的牛羊粪。今年,他与当地一家燃料公司联系,由专业队伍来收购并帮助清理棚圈。“这么多的粪堆在圈里,也很影响生活环境。如果自己清理,最少得一个星期。他们一天的时间就做好了,而且我还多了一笔收入。”

  这是一家将牛羊粪加工为块状燃料和颗粒燃料的生物质环保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崔贵军也是土生土长的牧民。他告诉记者,随着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牛羊粪便的清理 成为不少牧民头疼的事情。

  “我们今年已经收购了600户牧民的1万多吨牛羊粪。”崔贵军介绍说,牛羊粪经加工后变成高效能、易点燃、有害气体少、方便运输的高密度生物质燃料块。燃料使用后的灰烬又可以做肥料回收,能有效替代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能源。“目前,公司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2万吨,年均纯收入达200多万元。”

  “我们还组建了专业的收购服务队,与全旗40多个嘎查将近1000户牧民签订了长期收购协议。”崔贵军告诉记者,这些燃料块的销量很不错。“变废为宝,也算资源合理利用了。”(完)

  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22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知识图谱》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日,我国共推出263款惠民保产品,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

  四名重量级嘉宾导师不仅在现场为自己的队员出谋划策,还在线上与球迷们展开畅聊。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以及一系列节庆活动的举办,天津旅游市场也呈现加快复苏的迹象。携程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天津市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机场、火车站不再查验核酸及健康码,也将使得天津市民迎来春节合家欢。春节假期,以天津为目的地的跨省旅游人次同比增长超1倍以上。

  江西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元旦假期,江西各地坚持政府、平台、企业齐上阵,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了以“跨新年,迎新春”为主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500余场,元旦至春节期间将发放政府消费券1.96亿元。

  疫情对老年人冲击较大,对于这部分人群,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专门的风险评估机制,“按照有没有接种疫苗、有没有不稳定的基础病等,我们建立了红、黄、绿三级风险评估。红的是高风险,属于我们的重点关注人群;黄的是中风险,属于我们要关注的一个人群;绿的是低风险的一般人群。”白勇涛介绍,经过摸排,目前有915位老人被列入红色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关注。“这915个人里面,独居老人大概有67个,因为没有亲属在身边,所以他们是我们重点关注中的重点,我们派专人每天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

  新京报记者从致远中学校长胡先生处得知,1月1日,胡鑫宇家属及律师在其带领下走访该校校内多个地点,包括学校里的小山包、围墙和原先的监控盲区等地,“这些也是警方先前重点调查的区域。”胡先生称,如今,学校已在相关区域加装多台监控摄像头,围墙上的铁丝网也已加固、加密。

李佩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