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送给游客的钻石,也是河南的“特产”?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16 13:17:48

  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 各地文旅局花式整活,近日洛阳开始给游客送钻石,一时在网上引起热议。据洛阳文旅局一名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钻石是人造的,系商家赞助,最大的1克拉,一天发了100颗。有网友评价,钻石恒久远,不如洛阳铲(产)。还有网友说,河南就是人工钻石之乡。

  人造钻石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也是河南的“特产”之一。

  人造钻石是啥?

  人造钻石并非是假钻石,而是从实验室里培育出的,通过模拟天然钻石的生长环境,将石墨形态的碳元素转化成钻石。

  有从业者将人造钻石的培育过程比喻为长庄稼,种子是非常薄的一片籽晶,原料用的是非常纯净的甲烷气体。把籽晶两面抛光后放到腔体中,打入 非常高能量的微波。这种微波把甲烷电离成等离子体,甲烷里的碳析出,然后它就像下雪一样,在籽晶上逐渐沉积,籽晶逐渐结晶,变得越来越厚,最后长成钻石毛坯。

  钻石毛坯进行切割抛光后,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可以运用在珠宝领域,也可以应用在工业和科研领域。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贾晓鹏曾表示,人工合成钻石虽然是在实验室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与天然钻石一样,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有相同的物理属性和化学成分,甚至比天然钻石杂质更少,更加纯净,而且价格更便宜。

  “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

  近年来,钻石贬值的话题频频刷屏。2023年以来,全球钻石的价格大幅下跌。

  有分析称,钻石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是人造钻石快速抢占天然钻石的市场份额。据全球珠宝行业分析机构的数据,人造钻石的市场份额自2021年以来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7月,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9.9%,非常接近50%的临界点。

  而中国正是人造钻石的重要产地。业内流传着一种说法:“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

  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5%,而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国的80%。

  商丘、郑州、许昌、南阳等地是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的重要产地,分布有多家行业龙头和上市公司。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曾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每年产出工业级人造金刚石约120亿克拉,钻石原石超过600万克拉,其中相当一部分出口到印度等地切割加工,然后发往欧洲、北美等区域。

  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河南印发《河南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其中提到,重点发展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芯片制造、油气钻探等领域用复合超硬材料及制品和关键装备,加速纳米聚晶金刚石、功能金刚石等制备技术攻关,扩大在珠宝首饰、电子信息、污水处理、生物医药及器械等领域应用,以郑州、许昌、商丘、漯河、南阳、信阳为支点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2023年,河南曾多次召开超硬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去年5月召开的座谈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超硬材料产业是我省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在去年12月的座谈会上,楼阳生表示,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抢抓重大政策机遇、产业风口机遇,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做优做强超硬材料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完)

  2022年以来,玉门油田吹响“双碳冲锋号”,加速布局新能源,200兆瓦光伏发电高效运行、创利3015万元,300兆瓦光伏发电、80兆瓦时储能项目高效建设。输氢管道、计量中心、氢能产业发展联盟、碳汇林、绿电交易等开创先河。

  <strong>建卫生城市 城乡环境更整洁</strong>

  2014年9月6日,第二届“阅读俄罗斯”翻译奖颁奖典礼在莫斯科市中心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举行,我的译著《普希金诗选》入选,我也成为当晚4位获奖者之一。《普希金诗选》是一本俄汉双语对照版本,我获得的“阅读俄罗斯”翻译奖,是俄联邦政府面向全世界俄国文学翻译家设立的奖项,作为两年一度莫斯科翻译家大会的压轴戏,颇受全球俄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关注。分析我的获奖原因,仍在于普希金。对普希金及其诗歌的翻译,在其故乡无疑更易获得认可。

  燕莎友谊商城是北京市民的老朋友,副总经理和阳介绍,商场围绕滋补保健品、海鲜冻干品、京味糕点、进口水果、特色酒品、进口小食等推出50余种年货礼盒,价格从298元到1380元不等。春节假期,商城将在大年初一开门送福,初二有民俗体验,初三有福兔巡游送惊喜等多种活动。

  “用组织振兴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我们还要继续探索下去”

  此外,中信证券也在研报中提出,2023年A股的主要增量资金来源为外资和私募。外资方面,随着扰动外资增持A股的负面因素逐步改善,以及人民币的缓慢升值,预计外资净流入规模有望恢复千亿元级别以上。

刘雅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