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 | 春节足迹里的为民情怀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14 07:51:21

  2月1日至2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两天时间,总书记深入城市街区,走进村民家中,察看蔬菜大棚,看看大家还有哪些困难,听听大家新年有哪些打算,分享大家迎接新春的喜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春节前夕,总书记总会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同大家一起聊家常、问冷暖、送祝福。

  行程万里,初心不渝。登上四川海拔2500多米山梁上的村庄,下到北京20多米深的地铁地下作业平台;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远达距离国界2.5公里的边防哨所;踏过飞扬的黄土、绕过九曲十八弯,深入大山深处的贫困村……

  一年年,一趟趟,纵使山高路远,只为心中挂念:“新春佳节,我更牵挂基层的干部群众。”

  困难群众、基层劳动者、孤寡老人、福利院的孩子……总书记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菜市场的节日供应、受灾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总书记把广大群众的所需所盼抓在手上。

  在甘肃定西,尝过了元古堆村村民家水缸里的一瓢苦咸水,专程考察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强调“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在张北草原,帮德胜村村民徐海成家细算收入支出账,一笔一笔,计算的是简单数字,给予的是生活信心;

  在陕西延安,一场开到将近晚上8点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践行的是“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的郑重承诺;

  在天津,走进四世同堂的村民杜洪刚家,同一家人亲切拉家常,了解受灾损失,盘算灾后发展生产、就业增收……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宗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春节考察的不变宗旨,也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这是一条乡村巨变之路——

  甘肃元古堆村、河北德胜村、四川三河村……总书记走进一个又一个贫困村,以不停歇的脚步丈量着贫困角落,指挥打赢脱贫攻坚战。

  如今,甘肃定西元古堆村村组道路全部硬化,实现从“烂泥沟”到美丽乡村的“蝶变”;大凉山深处的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一家与乡亲们从破败的夯土房搬进100多平方米的新居;张北县德胜村村民徐海成靠着发展马铃薯原种繁育,从贫困户变成了种植大户……

  从扶贫,到脱贫,再到乡村振兴,总书记新春前的考察,串联起说不完的小康故事和乡村巨变。

  这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2016年2月,在江西要求“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

  2020年1月,在云南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021年2月,在贵州指出“贵州真是山好水好,一定要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山一程,水一程,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讲到哪里,不断绘就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这是一条科技强国富民之路——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之声,亦是创新创造之声。

  2015年,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总书记要求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

  2021年,总书记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强调“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此次,总书记希望天津“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勇争先、善作为”“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

  循着总书记春节考察的足迹,可以看到一条条发展新路径,一个个事业新局面。

  春节前“走亲戚”时,习近平总书记常同百姓一起备年货,以各地的风俗同大家共迎新春。

  在北京草厂四条胡同,同老街坊们一起包饺子、炸饹馇;在云南同村民一起制作大米粑粑;在山西三两下就做出一个枣花年馍……

  在内蒙古冬季那达慕上,按照蒙古族习俗参加“五畜祈福”仪式;在云南司莫拉佤族村,敲响三声佤族木鼓,为乡亲们送上美好祝福……

  这次在天津古文化街上,鼓乐铿锵,舞龙、舞狮表演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看到市民和游客在欣赏传统民俗表演时兴高采烈,总书记欣慰地说:“农历新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

  在这些温暖喜悦的互动里,饱含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保护,形成心心相连的情感共鸣,凝聚起万众一心的奋进力量。

  犹记得,2013年2月3日,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春节考察时对乡亲们的那句深情寄语:“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十多年来,每一次春节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都要向广大人民群众送出“越来越好”的真挚祝愿。

  “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祝愿各族人民安心、顺心、开心,生活越来越好,祝愿伟大祖国欣欣向荣”“大家对新的一年要充满信心,把日子过得更好”……

  声声祝愿、殷殷期盼,在习近平总书记温暖的祝福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鼓足干劲儿,携手并肩,翻过时间的长路,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坚定前行。

  策划:霍小光、丁锡国

  监制:张旭东、张晓松、鞠鹏

  主笔:黄玥、董博婷、宋瑞

  统筹:邵香云、王绚、朱基钗、施永南

  视觉|编辑:张惠慧、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时间拉回到2015年。彼时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上学的奕晓龙,忽然有一天发现表哥“每天特别搞笑地在学习汉语拼音,偶尔能说出简单的短语。”

  不仅如此,在长洲船闸四号船闸上应用的闸室安全辅助系统,能有效辅助预防船闸运行时发生船舶闸室越线、人字门夹船等不安全的情况。

  <strong>走,到东方那个艺术大国去</strong>

  据悉,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计划新建4个20万吨级、1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025年第一阶段完工后,每年将新增300万标准箱吞吐能力,全部建成后,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可达710万标准箱。

  基本案情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一链一策”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健全“揭榜挂帅”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产业生态。

邓金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