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如何通过协同教育、科技和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26 01:21:23

  中新网6月24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如何通过协同教育、 科技和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专家谈栏目,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鲍淑君表示,教育可以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扩大,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新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给求职者带来更多机会。因此,教育需要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我们正在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企业和行业合作,通过实习和培训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科学技术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剂。鲍淑君认为,众所周知,在科技领域,最困难的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这意味着,基础学科的突破以及颠覆性和前沿技术的研究是最重要的。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到生物技术和绿色能源,技术就像涡轮推进器,为我们的新质生产力提供助力。我们通过“揭榜挂帅”开展重点研究项目,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鲍淑君表示,具有创造力的高端技术人才将推动新质生产力达到新高度。数据显示,中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约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特别是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涌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过80%。

  鲍淑君指出,通过统筹协调,我们还会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国际人才交流。

  鲍淑君认为,新质生产力不是某个国家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所以,中国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享资源、市场和科技创新,让新质生产力惠及全人类。”鲍淑君指出,我们秉承无国界、无障碍的科学开放精神,坚持科技创新人员和资源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构建开放自由的国际科技合作生态,探索互惠互利的全球合作新模式。(“三里河”工作室)

  “逆变器业务经营业绩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存量市场空间广阔,业务部门不断下沉挖掘,增量市场迅速进入并起量,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德业股份表示。

  <strong>全球超90%滑雪装备需求,由中国供应链支撑</strong>

  丘栋荣在基金产品2022年四季报中表示,港股2022年四季度“V型”反弹,各个估值维度基本处于历史20%分位以内,长期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因此保持系统性机会的判断,继续战略性配置。

  好消息来得猝不及防。专心从事艺术创作的石给给和李嗯嗯精品不断,很快便引起一位上海投资人的关注。后者决定与两人合作,在仙人溪村建设一期投资6000万元的“失落山谷”项目。该项目计划打造一个集文化、艺术、创意、旅游、健康、民宿等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吸引艺术家和高阶人群来此创作、休闲,再通过他们的作品持续向外推介“失落山谷”和仙人溪村。

  “我们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人们动不动就讲‘老北京’,‘老北京’不是说它岁数大了、年头长了,而是指有文化积淀。”来自民盟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勇强建议,在旧城改造中,应注重赓续京味传统文化。

  《今日商业》杂志评价称,旅游业的持续恢复——尤其是随着中国游客的回归——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急需的推动力。

林宛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