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奶茶”被罚,“健康骗局”当破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0 05:23:39

  奶茶普遍含糖量高,被称为“热量炸弹”,这让一些重视健康的消费者对其敬而远之。而涉事茶饮品牌宣称这款饮品“按配比添加阿拉伯糖,可抑制约70%的蔗糖吸收”,具有“抑制血糖升高,预防高血糖”等功效。“控糖奶茶”也因为打消了需要控糖或有减肥需求消费者的顾虑,因而受到青睐。

  但经调查,该品牌门店使用的瓶装糖浆中阿拉伯糖含量为0.36g,占比仅0.01%,远不能达到阿拉伯糖发挥阻断功效的含量,而白砂糖和绵白糖的占比则高达72.81%。可见,该品牌广告宣传中的“控糖奶茶”,实际上却没有控糖功能。这无疑涉嫌虚假宣传,当消费者购买饮用“控糖奶茶”时,不仅控不了糖,反而喝进去更多糖。

  这两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食品”成了风口,不少食品企业转而生产低热量食物、“零糖零卡”饮料等。这一发展方向当然没问题,但商家不 能玩噱头,产品必须名副其实。

  一些市场上推出的“健康食品”,表面上迎合消费升级,实际上却是一种“伪升级”,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健康。比如,此前某品牌饮料宣传称“0蔗糖”,配料表上却赫然列着各种“代糖”……此次涉事茶饮品牌被罚款32万元,也给广大商家敲响了警钟。

  面对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健康食品”,也需要监管升级。监管部门不妨对“健康食品”来一轮体检,借助相关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

  事实上,之所以这些“健康骗局”屡试不爽,还在于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提升后,健康知识仍相对匮乏。因此,消费者也要提高健康素养,防范被无良商家忽悠,交了“智商税”。

  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张定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技术路线不同的疫苗免疫机制和适用人群有所不同,比如,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不建议接种减毒活疫苗。因此中老年人需要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疫苗的适用年龄、接种程序、禁忌症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

  庄德水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长期以来,名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现象比较明显。偏远落后的地方主动出击,去名校“挖人才”,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的优化。对国家来说,让这些优秀的人才到偏远一点的基层锻炼,有利于更全面地考察和培养干部。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终于成行,而上一次国务卿访华还是5年多前上一任政府的事了。今年中美之间经历了“流浪气球”、蔡英文窜美等事件干扰,国际社会都在盯着这次访问。不过讲真,中国老百姓虽然也关注此访,但心态早就相当淡定。

  赵良善称,饮酒本身并无过错,只要能够约束自己、饮酒后不开车、不从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法律不做过多干涉。但是,如过度饮酒,轻则伤身,重则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伤及社会不特定群体,所以,我国法律无论从行政责任还是刑事责任,都对饮酒进行了限制。

  不过,《意见》也强调: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对于当前的两国关系,中美外长的此次会谈,是一个珍贵的积极信号。同时,诚如网友指出的,与美方交往,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毕竟,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操作,中国人并不陌生。

苏碧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