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台湾教师看惠台新举措:“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来源: 企业网
2024-06-16 00:29:09

  中新社厦门6月14日电 题:台湾教师看惠台新举措:“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作者 叶秋云

  “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留下来是对的,未来的发展也是对的。”来自台湾台南的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教授王量弘,14日在厦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用三个“对的”,概括了他跨越海峡来教书、搞科研的“登陆”时光。

  当天,王量弘带着包括十余位“首来族”在内的台湾师生参访团,来到厦门参加第十六届海峡论坛。

  王量弘先后在台湾成功大学、东南大学从事集成电路博士后研究。2011年,他研发出世界上首颗无线心电诊断芯片。2014年,他被引进到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十年前,我其实是抱着探索的心态想先落地做一做,没想到大陆的市场、环境如此之好,进步如此迅速,这也验证了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留下来也是对的。”王量弘说。

  如今,王量弘的两个孩子在福州就读,一个高二,一个初三;他的妻子郭怡君也在福州大学工作。他表示,真切感受到福州对台胞的关爱和支持,他的孩子在福州“越来越有家的感觉”,口中说的是“回福州的家”“去台湾看爷爷奶奶”。

  王量弘夫妻俩都格外关注台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也常常建议台湾青年跳出舒适圈,多走出来,多尝试。

  近日,大陆在教育领域推出六方面20条举措,包括支持台生在闽求学发展、支持台师在闽安居乐业、支持闽台深化教育交流、支持闽台高校深度合作、支持闽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支持福建提供优质均衡教育服务等,推动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大陆如此关爱和支持台胞在福建的发展,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王量弘认为,这为台湾青年来闽求学、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因痴迷妈祖文化,台胞林孟蓉在2018年来到福建执教,入职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看好教育领域的惠台新举措,她也认为,这将有效支持台湾教师在闽安居乐业,把福建打造成为台湾教师的第一家园。

  “这些教育惠台新举措具有开拓两岸融合发展机遇的积极意义,特别是让在闽台湾师生格外有感。”在台湾教师、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看来,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心声日益殷切。

  马彦彬生在台湾、长在台湾,在台湾高校教书十多年。于他而言,2017年应福州朋友之邀来任教,开启了他人生中的另一趟旅程。

  马彦彬认为,教 育惠台新举措的出台也是台湾高等教育的机遇。台湾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严重过剩,经由闽台教育合作,可以让台湾的优质教育人才得到更广大、更长久、更能有效发展的舞台。

  “这也是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带来的机遇。”马彦彬指出,在闽台生、台师人数本就众多,经由政策上对台生求学发展的支持、对台师安居乐业的扶持,将会产生显著的磁吸效应,吸引更多台胞来闽受教育、做教师、办教育,长期耕耘,落地生根,共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完)

  <strong>大国重器接连问世</strong>

  眼前的检查站比三年前记者见到的检查站条件改善了很多。站长尼玛坚参介绍,去年12月建了新板房,住宿条件提升了,以前七八个人住一间,现在3个人。还有蔬果的种类和新鲜程度都比以前好。以前有些食材都是冻食,因为长途运输中解冻再冷冻,吃了很容易拉肚子,那时还经常吃到变质发酸的豆腐。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最新发布的首份知识产权保险白皮书透露,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已有超过22个省份、99个地市开展了知识产权保险业务,累计为超过2.8万家企业的近4.6万余件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提供了逾1100亿元(人民币,下同)风险保障。

  <strong>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储能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strong>

  “此心安处是吾乡。”看着远行的车辆,连长苏剑有些动情。他说,车上满载的是官兵对战位的忠诚坚守和对家人嘱托的回复与承诺,“对于军人来说,责任如山,哨位如磐。从万里边关到海疆前哨,从中原腹地到塞外戈壁,无处不是家乡。”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端装备产业,是指具备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数字化程度高等特点的装备产业,包括民用航空航天装备、高端能源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近年来,我国在高端装备领域有何新进展?今后如何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赵进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