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古琴题材院线电影在武汉首映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07 03:55:42

  中新社武汉6月5日电 (黄璜 石琴 张芹)电影《琴谱》5日在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剧院首映。该片是中国第一部以古琴艺术和知音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电影《琴谱》讲述了清代官员、古琴家崔应阶与平民琴师王受白两人因琴结缘,一同编纂《研露楼琴谱》的故事。该片由袁振忠导演,青年演员王晓冬、贺广治主演。主题曲《嗣音》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赵家珍演奏,该曲与古琴名曲《高山流水》一脉相承。

  在2017年在第六届琴台音乐节期间,武汉琴台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会发现了崔应阶与王受白编纂的《研露楼琴谱》,并进行溯源考证。随后,来自中国九大音乐院校及全球优秀琴家、非遗传承人等117人对琴谱中古琴曲进行挖掘、研究、打谱,恢复古籍音乐谱本原貌。

  在此基础上,武汉市汉阳区、武汉古琴研究会联合各方力量,深入挖掘、创作出了“知音文化”系列作品:新编琴谱《研露楼琴谱钩沉》、长篇小说《知音新琴缘》、连环画绘本《知音新琴缘》、电影《琴谱》、知音主题新曲《嗣音》。

  武汉市汉阳区副区长王彬介绍,作为“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发源地,汉阳始终致力于发掘和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IP,电影《琴谱》成为传承和弘扬知音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部电影对于古琴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武汉琴台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宜外表示,作为“知音故里”,从俞伯牙、钟子期到崔应阶、王受白,“知音”文脉在武汉得以延续,通过电影的演绎与传播,将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近年来,武汉市汉阳区规划梳理相关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将古琴台、龟山风景区、月湖风景区、晴川阁等片区整合成为“知音文化旅游区”,打造“高山流水、世界知音”旅游目的地。(完)

  在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官网,有市民于12月20日提问称“过年是否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对此,山东省公安局于12月23日回复称:“根据《东营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暂行办法》,全市禁放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共有7天,分别是农历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正月初五。截至目前,我们没有接到禁燃禁放的相关通知。”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犹记四川泸定地震后,救援队伍紧握绳索攀爬过江、抬着老乡踏过树枝“桥梁”,呈现新时代的“飞夺泸定桥”;犹记重庆山火前,上千名志愿者的头灯连成一条拦截火海的防线,筑起“新的长城”……回首2022年,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面对艰难险阻,千千万万普通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点赞:“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在新的一年大家都有什么样的小目标?66.50%的受访青年期待事业或学业更上一层楼,63.20%的受访青年表示会多陪伴家人,54.33%的受访青年选择了多读书,54.26%的受访青年希望自己更健康。

  即使如此吃力,姜俊臣依然稳定了情绪,日常扎实的基本功给了他信心。他反复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先根据焊件的规格和焊接位置确定了焊接电流大小,再通过听声音、观察焊丝的熔化状态,反复调整电压值,将电流和电压达到最佳匹配状态,终于使焊机发挥出了最佳性能。

  他们曾在10平方米的房车里共处48小时,一起吃饭、工作、睡觉,潘诗宇感觉“空间局促”,通过做瑜伽解压。

  走过2022年,在时代前行的足迹里,“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结奋斗,总能激发无坚不摧的中国力量。面对疫情,从耄耋院士到90后、00后青年,医无私,兵无畏,民心齐,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奋战一线,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奥运圣火再次闪耀北京夜空,背后是全部参与者“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共同努力,是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困难再多也嚼嚼咽了,一切付出与奉献都值得”的一起坚守;天和、问天、梦天在太空中呈现一场场高难度的“太空之吻”,构筑中国人自己的“太空之家”,背后是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多方参与、深度融合,用高效协同激发创新活力。波涛蓄势,起于涓滴之力;事业成败,在于人心聚拢。可以说,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凝结成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广大干部群众继续手拉着手、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将创造明天的更多奇迹。

王依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