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让网络正能量产生大流量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16 16:33:48

  数字时代,网络将人与人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也对社会生活产生着空前的影响力。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处处都是 直播间”的时代,如何于千变万化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中自处,是所有媒体都必须面对的命题。

  “正能量”与“大流量”并不矛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从没有消失,更不会改变,这种本能的追求,就是“正能量”与“大流量”的重叠之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正是捕捉流量场上诸多“不确定”中的“确定”。通过一部部文字、图片、音视频作品,借助一个个专题专栏和主题活动,让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让“正能量”与“大流量”同频共振,互相成就。

  好内容是作品的生命力,也是产生“大流量”的必要前提。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杭州亚运会和成都大运会等年度重大主题,通过或宏大或细腻的笔触,记录欣欣向荣的中国,写下平凡人的奋斗拼搏。千帆过尽,网络空间里的热点最终都会淡出人们视野,而那些高质量的作品却能够留下持久而深远的印记,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和更广的空间维度上成为支持人们前行的动力。

  乘风而起,顺势而动,“突出新媒体特色”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今年的活动首次把“网味”“网感”作为精品遴选的重要标准,要求具有鲜明网络特点,更加突出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赋能,鼓励更多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的新媒体作品参评。这也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流量不是“洪水猛兽”,正能量的表达也并不必须严肃刻板。相反,那些贴近网友生活,有创意、有新意的佳作,更能够吸引网友自发参与讨论和传播,从而让主流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力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更不必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早已成为网络空间内容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今年,它将继续发挥平台的放大器作用,集纳更多网络精品,让正能量持续充盈和激荡网络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网络作品有能量、有分量,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必能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刘一帆)

  先秦时期,道家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儒家言“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墨家倡“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东汉佛教传入,逐渐演化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思想。及至唐宋,朱熹进一步提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成为千年来中国无数有识之士的毕生追求。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发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呼吁,这一堪称中国版“人权宣言”的文献,较卢梭《民约论》更早百年;1948年,在中国代表张彭春的建议下,《世界人权宣言》融入良心、仁爱、忠恕、包容等中华传统思想,这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国际性权利法案由此成为凝结东西方文明智慧的经典。

  支持丨总台国内记者总站 总台海外总站

<strong>  加大纾困帮扶力度,稳住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strong>

  一手扯开氧气面罩,一手将纸巾捂在嘴角,1分钟内,92岁的陈圆(化名)在病床上咳了21下,鹅黄色的被子上,“皮一下开心鸭”的可爱字体不时颤动。值班护士来到病床前,商讨什么办法能让老人好受一点,最后帮老人略调高了病床的角度。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等来了朋友打车送来的一大束玫瑰花和一本拆了封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书里一句话被圈了出来:“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在富于创造力的壮年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彼时,我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身心俱疲地走在回家的道路上,情绪有些低落。可当我走到家门口,看到朋友捧着花远远向我跑来时,巨大的幸福感笼罩全身,所有黯淡的情绪都消失了。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青海西宁至四川成都高速铁路全线首座开挖隧道——红原2号隧道施工现场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克服冬季高原缺氧、雨雪等恶劣条件影响,600多名管理、施工人员驻守现场;机器轰鸣声中,隧道掘进有条不紊……

邓柏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