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来源: 能源网
2024-06-22 02:20:11

66岁北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和谊被查:掌舵北汽近14年下载黄色轻件直播间,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实践。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因此,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应把握好三对关系,即义与利、快与稳、守正与创新。关键是要时刻把人民需求放在心上,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心上,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心上,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义与利并不矛盾,二者相互成就 、有机统一,前者承担社会责任,后者追求盈利性。靠规避监管、伪创新取利,饮鸩止渴、害人害己;而根植于人民群众、实体经济的需求取利,则前景广阔、行稳致远。金融机构要优化考核标准,以人民群众需求为绩效指挥棒,立足长远,有效引导从业者“急企业之所急、想投资者之所想”,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适配度,用优质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把握好快与稳的关系,要坚持稳中求进。金融事关发展全局,其特殊性在于,金融风险具有极强的外部性,涉及公共利益、经济稳定。为此,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蹄疾而步稳。对于时机、条件有利的改革与工作,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对于不确定因素多、利益关系触及深的改革与工作,要稳健审慎,统筹好发展与安全。

  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要依法合规、严守底线。回溯金融业发展史,部分“创新”是在逐利心态的驱使下、绞尽脑汁规避监管的产物,例如影子银行等。“伪创新”导致资金脱实向虚,不仅积聚风险,还严重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对此,金融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同时强化监管协同,消除监管盲区;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要敢斗善斗、担当尽责,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金融机构要健全法人治理,铲除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土壤,形成依法合规、严守底线的工作作风和氛围。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