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C光伏展举行 专家建言光伏产业有序发展

来源: 观察网
2024-06-17 22:38:33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题:SNEC光伏展举行 专家建言光伏产业有序发展

  作者 刘思皇 张素

  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怎样避免光伏行业出现“内卷”?钠离子电池研发取得哪 些进展?……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2024 SNEC光伏展)举行期间,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话题展开研讨。

  “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太阳能光伏技术和智慧能源系统成为关键。太阳能光伏因其清洁、无限可再生特性,结合技术进步,正引领全球能源转型。”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会上说。

  如其所言,当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新动力。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扩大生产。

  据主办方介绍,在全球光伏产业历经20多年发展之际,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共3500多家企业参展,国际展商比例近30%。

  此次,中外机构携新研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智能工厂等参展。在展台,耐普(NPP)新能源董事长腾飞告诉记者,他们带来的自主研发产品以钠离子电池为亮点,同时提供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产品等多种选择。

  本届光伏前沿技术大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太阳能研究所所长Armin Aberle表示,人们迫切需要加快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领域的相关部署。“大家相聚一堂讨论光伏技术最新创新及进展,为光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如何避免光伏行业“内卷”

  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高纪凡等业内人士看来,着眼长远,光伏行业需要避免“内卷式竞争”,共建有序发展的行业新生态。

  为此,既要全力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要在产学研方面协同创新,上下游协同发展。

  去年3月,“华南师范大学—耐普电源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研发中心”揭牌。“此举旨在形成原创性、突破性的高水平研究和产业成果,推动解决钠离子电池瓦时成本、极限快充与长时循环稳定性的关键问题。”腾飞说,预计钠电池的价格降至锂电池的75%至80%,“并且有望随着技术改进,进一步降低成本”。此外,钠电池能在—40℃至50℃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市场前景广阔。

  据介绍,上海作为光伏、储能等能源装备产业的重要发展高地,近年来持续加大投入。各方正在加强产业链上下联动、推动政企共同发力,以新型能源装备“组团出海”为引擎,擦亮光伏、储能装备“上海品牌”。

  “中国作为光伏大国,不仅在产业链各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更在技术研发、生产及市场推广上取得显著突破。”史玉波提醒,光伏产业也面临技术、政策和市场、环境和社会责任等多重挑战。

  促全球合作、吁公平竞争

  “中国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贡献无与伦比。”国际能源署高级分析师海米·巴哈尔在活动期间表示,没有中国就没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他亦强调,国际合作极其重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公平竞争,能够更快更好实现全球近零排放的总体目标。

  国际能源署此前发布报告显示,到2024年底,全球光伏发电供应量将达到1100GW,中国仍将保持在全球供应链中80%至95%的份额。

  光伏产品被称为中国走俏海外的外贸“新三样”之一。“我们的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进入东南亚市场以来,在新加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受到用户的广泛肯定和支持。”腾飞说,2023年的海外销售额已达12亿元人民币,今年1月至4月的锂电池订单更已超过去年订单总额。

  金融管理部门本月18日联合召开电视会议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要继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秩序,统筹考虑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产品价格关系。

  但本次5年期以上LPR并未如预期一样下降。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从时点看,这是LPR在6月下降10个基点之后,1年期LPR三个月内第二次下降,传递出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助力经济加快恢复的明显信号。

  显然,相比于民营房企,央企、国企以及地方城投被认为应该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中发挥更大作用。不过,作为广州国资系房企越秀地产,面对广州今年城中村改造投资达983亿元这块蛋糕也颇为谨慎。

  易建联从来不会在“战场”上和对手“友好交流”,就像2015年在长沙亚锦赛上,易建联为赵继伟出头,怒推伊朗国手哈达迪一样,场下彼此是老朋友,但是在场上,我们就是对手,我们就是敌人。

  那时,阿水还没听过“杀猪盘”这个词,只以为这些人了解什么内幕,能获得高额投资回报。结果,“主管”仔仔直接说,没有什么“内幕”,公司就是要骗这些人的钱。

  海河流域155座大中型水库全部投入防洪运用,其中降雨影响较大的京津冀地区,79座大中型水库投入使用,拦蓄洪水24亿立方米。截至8月10日8时,海河流域33座山区大型水库蓄水102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偏多近65%。

许巧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