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米、腾讯看上的“慧算账”,年入5亿冲刺IPO

来源: 金羊网
2024-06-02 21:19:10

安徽马鞍山警方破获特大工业原材料被盗案 为企业挽损360万元人妖干直男,

  来源:野马财经 

  母公司调整股权结构,引监管关注。

  在那个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每个家庭都珍藏着一本泛黄的账本,记录着家庭的每一笔收支。但时间一长,这些账本就会变得难以管理。

  如今,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临的挑战倍增。他们想要的不是一本沉重的账本,而是一个能够适应现代需求的智能财税解决方案。而慧算账正是这样一家企业财税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为“中国最大的中小微企业财税解决方案提供商”,近日,慧算账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冲刺IPO。公司通过云计算和智能自动化申报系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财税解决方案。这一服务模式帮助慧算账吸引了超过120万中小企业客户,年收入超过5亿元,并获得了小米、腾讯等知名投资方的支持。

  尽管如此,慧算账在过去三年仍累计亏损近15亿元。与此同时,公司还面临大规模的股权重组、股权变动、数据隐私保护等问题,这些挑战又是否会影响其IPO进程呢?

  “AI财税巨头”年入5亿

  三年累计亏损15亿

  大多数人可能对SaaS概念不太熟悉,但实际上,许多人已经使用过S aaS产品,比如钉钉、飞书和腾讯会

  简单说,SaaS(软件即服务)是一种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供应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服务器上,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服务。企业无需购买软件,只需支付订阅费用即可使用。

  在财务管理方面,SaaS的应用同样广泛。中小企业可以利用SaaS工具,如慧算账的SATP系统,自动同步银行账户和信用卡交易数据,分类并记录每笔支出和收入,自动计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类税款……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招股书》显示,慧算账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大板块:基于SaaS的解决方案(即慧算账的SATP系统)、非订阅式专业服务(包括咨询服务及撮合引流服务)。

  其中,基于SaaS的解决方案业务是公司的营收支柱。慧算账通过直营和授权两种模式,来运营其SaaS解决方案。《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下称“报告期”),慧算账来自SaaS业务的收入从2.5亿元涨至4.5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90.9%降至87.7%。同期,非订阅式专业服务的收入从0.25亿元升至0.64亿元,占比从9.1%升至12.3%。

  来源:《招股书》 截图

  2022年,慧算账旗下SaaS系统已服务超71.12万家中小微企业。目前,慧算账服务的客户遍布各个行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等领域。

  而且不少客户还是其“忠实粉丝”。《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慧算账的客户留存率达84.9%,高于行业平均60%-70%的水平。而在SaaS行业中,客户留存率意味着客户对产品满意,愿意持续使用和付费。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维持老客户的成本远低于获取新客户的成本,高留存率意味着较低的营销和销售成本。而且满意的老客户还可能成为品牌的代言人,通过口碑推荐吸引新客户。

  在两项业务的助力下,报告期内,慧算账营收持续增长,从2.75亿元增至5.16亿元。按2020年-2022年总收入计,慧算账是中国最大的中小微企业财税解决方案提供商。

  尽管慧算账在市场中表现出色,但其仍未摆脱亏损。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99亿元、-6.83亿元、-5.06亿元,3年累计亏损近15亿元。

  具体看,慧算账的亏损情况与其在研发、市场推广、运营和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逐年增高的投入有关。报告期内,慧算账的研发费用从1.2亿元增长至2.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10%涨至14%;同期,市场推广费用、运营和人力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从12%涨至18%、从16%涨至21%。

  “公司的收入可能不会以预期的速度增长,其增长可能不足以抵销成本和开支的增加,公司可能继续产生净亏损。”慧算账在《招股书》中表示。

  此外,报告期内,慧算账的合约负债金额分别为2.83亿元、4.38亿元和5.2亿元。慧算账在《招股书》提示到,若未来SATP系统出现重大缺陷或安全问题,可能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导致无法履行合约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慧算账计划将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主要用于拓展业务,提高市场渗透率,探索与多元化行业的头部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时提升技术能力,优化财税解决方案等。

  母公司调整股权结构

  引发监管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慧算账的主要运营公司是北京公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瑾”)。据爱企查信息显示,北京公瑾成立于2015年4月,由慧算账(青岛)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在2021年和2022年间,也就是慧算账IPO之前,北京公瑾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其中包括公司内部股权的调整、VIE架构的搭建等操作。

  具体来说,北京公瑾将其全资子公司的股权调整至北京伯言子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伯言子明”)的股权结构下,从而实现对子公司的间接控制。

  这些子公司包括无锡公瑾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徐州慧算账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公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和合肥公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

  到了2022年3月,北京公瑾更是从合资公司变成了外商独资企业。紧接着4月,其又退出了重庆方欣科技的全资控股,由广州金慧财税科技接棒。

  为了在境外上市,北京公瑾搭建了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让所有股东通过持有开曼群岛注册的Huisuanzhang Cayman Holding Inc.(也就是慧算账开曼公司)的股份,间接掌握了北京公瑾及其子公司的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规避国内政策限制进行境外上市,比如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知名公司,均采用VIE架构在海外上市。

  来源:罐头图库

  但该架构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业内人士表示,VIE架构主要通过合同控制而非股权控制,一旦发生合同纠纷或政策变动,企业可能失去对实际运营公司的控制权。

  “VIE结构若被视作逃避监管手段,可能削弱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复杂的合同链在VIE模式中可能触发法律纠纷,对企业运营造成干扰。”柏文喜表示。

  2023年8月,证监会要求慧算账说明:调整协议控制相关主体之间的具体交易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境内主体的资金支持时间、金额、途径和方式,以及资金往来和利润转移安排等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VIE架构下的资金流动和利润分配透明,防止可能存在的风险和违规操作。

  此外,慧算账作为一家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公司,其也涉及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证监会也要求其说明,境内经营和销售活动收集和存储用户信息等数据规模,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

  腾讯、小米押注

  创始人是医学专业出身

  自慧算账成立以来,它已经完成了数轮融资,获得了众多顶尖投资机构的青睐。

  2018年9月,慧算账完成2.6亿元的C轮融资,随后在2020年6月,慧算账相继完成了1.66亿元的C-1轮和2.6亿元的C-2轮融资。到了2021年4月,慧算账再获8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

  慧算账的股东阵容也很豪华,其中包含IDG资本、清控银杏、同渡资本、小米、51信用卡、高成资本、阳光人寿和腾讯等机构。

  来源:罐头图库

  股权分配上,慧算账创始人张述刚通过Sparking Sky控股公司持有9.71%的股份。小米通过上海骄锃持股15.15%,腾讯的意像之旗持股8.86%,阳光人寿持股6.57%,元慧资本持股5.91%。

  值得一提的是,创始人张述刚是医学生出身,1989年,他毕业于青海大学医学院,专攻临床医药学。然而,他并未继续在医疗行业发展,而是转战税务领域。

  在此过程中,他积累了15年的税务行业的工作经验,还曾担任过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纳税服务平台项目总监。

  2005年,张述刚加入国内税务系统集成商方欣科技,历任多个关键职位,最终成为执行副总裁。2015年,他毅然离开,创立了慧算账。如今,慧算账不仅在财税服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更将业务拓展至金融领域。

  据新媒体“新经济观察团”报道,慧算账曾在2020年开展了“慧到账”服务,为代账客户带来高达1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分期灵活,利率依企业资质而定。截至2023年,慧算账已为近千家企业放款超一亿元。

  然而,在慧算账的上市之路上,张述刚面临着股权结构调整和数据保护法规的双重挑战。他能否克服这些困难,带领公司顺利IPO呢?

  你接触过类似“慧算账”等公司吗?你是否看好“财务+Saas”领域?

责任编辑:杨红卜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