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琴遇见卡拉通 中菲艺术家合奏“交流乐章”

来源: 羊城派
2024-06-11 06:05:09

  中新社马尼拉6月10日 电 题:当古琴遇见卡拉通 中菲艺术家合奏“交流乐章”

  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一场中菲艺术交流活动当地时间9日晚在菲律宾国家文化中心(下称“文化中心”)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为庆祝中菲建交49周年暨中菲友谊日而举行,特别推出“古琴艺术走进中菲人文之驿”文艺汇演。

  当晚6时,距离中国古琴演奏正式开始尚有两个小时,菲律宾青年情侣山姆和杰伊已经在文化中心大厅排队等候入场。

  由于排在观众队伍的后半部分,山姆和杰伊入场后只能在中间的最后一排找到座位。“如果来得再早点就好了。”这是他们第一次聆听中国古琴演奏,他们希望能坐得更靠前,以便“听得更清楚一些”。

  作为当天演出的重头戏,来自中国中央民族乐团的古琴演奏家杨致俭带着满满诚意而来。杨致俭介绍,他当晚用于演奏的,是一张造于公元756年的古琴。“今晚,我用一张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古琴,弹奏一首2500多年前的曲子(《高山流水》)。”

  不仅如此,杨致俭还对中新社记者说,为了拉近与菲律宾听众的距离,他在演出前专门到本地商场购买了一件“巴隆他加禄”。巴隆他加禄是菲律宾国服,由菠萝纤维制成,前襟及下摆处常饰有刺绣、镂空等花纹,常见于重大节庆和宴会等正式场合。

  《高山流水》一曲开始,整个会场迅速变得安静。杨致俭身着巴隆他加禄坐在凳子上,面前放着那张有着悠久历史的古琴,随着双手轻抚琴弦,悠扬的琴声在会场内回荡,观众也随之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一曲结束,山姆赞叹:“精彩极了!”杰伊则分享说:“这次演奏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中国山水画展,仿佛那些画中的山川河流又出现在我眼前。”她表示,这场演奏让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紧随其后的,是由菲律宾民族舞蹈团带来的卡拉通(Karatong)舞蹈表演。卡拉通源自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的一种传统竹筒打击乐。最初,莱特岛居民通过猛击竹筒发出响亮的声音,以警示海盗来袭等危险。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做法逐渐演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民间舞蹈,并结合了动感的音乐和舞步。

  年轻的舞蹈团成员们身着菲律宾传统服装。男性舞者腰间还系着竹筒乐器,并随着音乐敲打出明快的节奏;女性舞者则轻盈地随着节奏舞动,展现出优美舞姿。“舞蹈是我们与观众交流的桥梁”,舞蹈团的特丽莎说,“通过这种表演,我们希望与观众产生联结和共鸣。”她相信,现场的中国观众能够通过这些充满活力的表演,感受到菲律宾人的热情与乐观。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在活动开幕致辞时说,中菲两国文明就像各自的古乐器一样,虽有音域音色之别,却都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为两国人民提供丰厚精神滋养。

  表演结束,杨致俭听到杰伊的感受后评价说,她的理解很准确,并表示:“如果他们觉得好,明年(中菲建交)50周年,我们还可以再来。”(完)

  京雄高速(北京段)工程占用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约327.9亩。为恢复京白梨主题公园生态环境,工程将占用大于50年树龄的梨树进行保护移植至施工用地红线外的京白梨主题公园内,同时停车区绿化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现状景观资源,选用梨树作为骨干树种,打造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高速绿化景观。

  物流信息中心文韬指出,以半年的时间周期观察,2022年上半年PMI均值为49.5%,下半年均值降至48.8%,表明2022年,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我国经济呈现“增速逐渐放缓,波动不断加大”趋势,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较大。年底时受各地短期内疫情感染人数较快上升影响,我国经济探底运行,但这种探底运行是在外部冲击较大的情况下的短期现象,不具备持续性。

  近一段时间,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国家卫健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strong>“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渐恢复正常”</strong>

  向虎表示,金湖借助“人放天养”的养鱼模式,根据水域特点投放滤食性鱼类,既做好水质的生物净化,又能很好地恢复和保护投放水域的生物链,“我们也希望通过慈善拍卖,能让更多市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完)

  罗浮山国药负责人表示,从12月初开始,该企业生产车间已开足马力加大紧缺药品生产,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完)

张顺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