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碰!高考临近,多地警方紧急提醒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06 16:15:21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邵萌)“提升专注力、服用后精力充沛、短时间内提高成绩......”近年来,每当高考临近,这些颇具迷惑性的宣传词便会伴随着一种号称“聪明药”的药品受到一些家长追捧。

  中新网注意到,5月以来,已有上海、江苏、山西等多地公安、检察、市场监管部门发文提醒家长、学生,千万别碰“聪明药”。

  “聪明药”到底是什么?

  “聪明药”并非某种特定的药物。目前常见的所谓“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阿德拉、莫达非尼三类精神药物,在一些家长口中流传最广的是利他林。

  其中,利他林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与阿德拉的主要成分右苯丙胺为国家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莫达非尼则由第一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二类精神药品,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根据公开资料,利他林是哌醋甲酯的商品名称,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用于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和嗜睡症的治疗。阿德拉也主要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以及发作性嗜睡症。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主要用于治疗自发性嗜睡症和发作性睡眠症。

  鉴于此类药物的滥用趋势及危害性,2023年10月7日,国 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依托咪酯和莫达非尼药品管理的通知》,该通知中提醒,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将莫达非尼作为药物滥用监测的重点品种,密切关注其滥用变化情况,如发现滥用情况及时报告,必要时采取进一步强化监管的措施。

  滥用危害有多大?

  一些不法分子宣传弱化甚至主动忽视所谓“聪明药”的危害,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是很危险的。

  “福州公安”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的科普文章提到,所谓的“聪明药”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等特性。不仅不能使人聪明,服用这类药物后还可能会让人失眠、焦虑、头痛、心动过速等。更重要的是其具有成瘾性,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高鸿云此前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指出,在哌醋甲酯是否引起药物成瘾的问题上,正常人为了考试而临时服药,或者ADHD患者平时不服药,考试才服药,或者擅自增加剂量,改变服药方式,或者为了其他目的擅自用药,任何没有适应证、没有医生处方、没按照医嘱用药的情形,都属于滥用,可能带来危害,包括成瘾及不良反应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走捷径的“聪明药”真的存在吗?国家药监局官网曾在2018年发布提示,其中提到,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除了依靠平时的刻苦学习和积累,没有短时间提高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完)

  4.靠近摔倒者的人应对后面的人群大声呼救,告知后方不要向前靠近。

  英国工会联盟一项分析显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英国银行家薪酬增长速度是护士的3倍多。该联盟秘书长保罗·诺瓦克义愤难平:“护士们不得不依靠慈善机构‘食物银行’来度日,而政府却取消了银行家的奖金上限,这在道德上是不正确的。”

  <strong>四、疫情当前仍未除,做好防疫记心间</strong>

  同样,对2023年消费市场充满信心的,还有这家婚庆公司。今年春节假期,公司已承办了十余场婚礼。策划总监谢微告诉记者,在经历了疫情三年后,公司已经准备好在今年大展宏图,计划打造成为一家从婚庆到婚礼一站式的服务型企业。

  “我们进行的很多研究,并不只是基于现实需求来进行的,很多科研工作在今天看来似乎毫无用处,但对人类未来却非常重要,因为科学是可以无限延展的。”他说。

  为助力港航行业发展蹄疾步稳,该市于2022年出台了历史上最大力度助企惠企政策,扩量提质补助资金超7000万元,惠及航运企业60余家,吸引新增船舶63艘、新增运力131万载重吨。

李宁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