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烧千年窑火 浙江慈溪上林湖再现“千峰翠色”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07 06:18:24

  中新网宁波6月6日电 (林波)6月6日,2024慈溪市“柴烧龙窑”主题活动开窑仪式在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举行,采用传统柴烧龙窑烧制工艺的越窑青瓷,历经两天一夜1300摄氏度的高温淬炼,成功呈现在众人眼前。

  越窑作为中国著名的窑系之一,成功烧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

  浙江慈溪上林湖从东汉时期燃起“熊熊窑火”,至盛唐成功烧制皇室御用“秘色瓷”。这里曾巧匠云集,窑火通明,然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没人记下上林湖畔最后一炉窑火沉寂湮灭的日子。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迈华受访时表示,龙窑在上林湖地域断烧千年,复烧千年窑火是与古代青瓷匠人的隔空对话,让沉寂的越窑青瓷“活”起来,“青瓷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我们应该接地气地传承下去,希望普通民众也能欣赏她的美”。

  上林湖畔的寺龙口越窑遗址和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先后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确立了越窑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葵口浅凹底瓷盘、吉祥纹饰双耳瓶……开窑现场,随着匣钵的打开,满窑青色关不住,造型多样、图案清晰饱满、釉色质朴的越窑青瓷被一一放在桌上。

  虽出自同一间窑室,但每件成品的釉色各不相同,青黄、青绿、湖绿,“千峰翠色”尽在眼前。

  “刚过芒种,江南这带空气湿度较大,开窑的结果让我们非常惊喜。”浙江省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孙威表示,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内的龙窑内部空间大,瓷土中的铁元素更多地析出,表现出更丰富的釉色变化,加上松木薪火使釉面油润性强,触感更佳,“我们在烧窑的过程中也根据天气、风向等因素,不断调整添柴加薪的速度”。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年柴烧龙窑的涅槃着实让人惊艳。

  受邀参加开窑活动的香港导演赖水清“开”出了一只晶莹润泽的青瓷碗,他受访时表示由此受到很强的启发,“古人的智慧和审美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未来拍戏时,如果有机会,我想把今天看到的,用我的镜头展示出来”。

  慈溪不仅复烧了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还将越窑青瓷元素植入音乐、影视、旅游、美妆等领域。

  据慈溪一彩妆品牌公司相关负责人邵永志介绍,该公司将越窑青瓷与彩妆相结合,创造出的青瓷口红、唇釉等产品,颇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越窑青瓷美妆在喜爱国风的年轻群体中打响了一定知名度”。

  此外,慈溪独有的青瓷瓯乐也已成 了浙江靓丽的文旅金名片,相关演出团队多次受邀赴美国、德国、捷克等10余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50余次。

  慈溪市委副书记、市长章程表示,将以此次开窑为契机,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的活化、转化和品牌化文章,加快“文、研、旅、产”多业态融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蓄力打造共富文化新高地,持续提升慈溪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完)

  柳倩说,上海和其他地区不同,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第一轮人口下滑时,上海市教委领导就预判了未来人口负增长趋势,于是从1999年起就开始探索建立0~6岁幼托一体的管理机制,“当时就有了提前规划,让幼儿园成为一个蓄水池,3~6岁孩子少了就办托班,如果孩子再少,再往更低的年龄段延”。

  2017年12月19日,香香首次对外开放参观,这也是上野动物园时隔29年再次展出熊猫宝宝。参观采取抽签制,首个周末的入场券抽选倍率达到144倍。在大阪读大学的悠史因好友中签两张票,被拉去上野动物园看大熊猫。“她趴着刚睡醒,懒洋洋的,可爱到令人窒息。”悠史对澎湃新闻说,他不会忘记第一次见香香的样子。

  另一方面,不少年轻人无法忍受传统制造业的工作环境。由于传统制造业的生产限制,部分工序生产环境较为恶劣,噪音高、污染大、长期搬运重物,时间长了对身体难免有所损害,都会“劝退工人”。

  多位专家指出,在部分地区,幼儿园招生难背后,出生率下降并非唯一原因,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人口结构变动间的不匹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而现在,因为人流量锐减,对企业的吸引力下降,国企退出经营,取而代之的是租用场地的劳务中介。人社局下属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要免费为企业做好海报、布置好位置,鼓励企业来参加。在招聘会门口,还设置了“招工礼包”,吸引工人前来参与。

  “邮轮建造的功夫在造船技术之外,舾装和管理模式是关键。”陈斌毅解释说,邮轮设计建造复杂,需要的配套厂家多、建造周期长,各个环节协同并行的难度极高,欧洲很多船厂延续上百年,经过几代、十几代人,在经验、技术、管理模式和配套产业上的积累,不是在一朝一夕间能超越的。

赖伟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