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人:增强实力 探路转型

来源: 南风窗
2024-06-24 03:12:32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门睿 吴侃)由中国侨联和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21日在北京结业。

  一周时间内,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8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围绕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时代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新媒体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等主题展开课程学习,并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兴科技企业进行现场学习。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就学习心得和海外华文媒体国际传播经验展开交流研讨。菲律宾《商报》文艺副刊编辑陈淳淳说,菲律宾《商报》前身《华侨商报》创刊于1919年,是菲律宾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100多年来,《商报》秉持自身特色,多角度、全方位报道菲律宾当地的发展与变化,时刻关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赢得菲华民众的广泛喜爱,未来将传承使命、发挥优势,继续为民间交流搭建“桥梁”。

  “当前传播技术迭代迅速,对传统媒体的综合性发展提出很高要求。”柬埔寨《柬华日报》总编辑安佳表示,此次研修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转型中的海外华文媒体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海外华文媒体站在国际传播的最前线,直接与当地民众对话。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打破地域、文化等原因造成的信息壁垒,不仅依靠华媒人的情怀,也有赖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新西兰雅风社社长邹家馨表示,成立8年来,雅风社通过传统媒体与线下活动,将诗词、书画、篆刻、京剧等传统艺术介绍给当地民众。“我们还在当地开展了京剧脸谱进校园、儿童书画书法班等中华文化活动,希望以丰富多 样的形式把中华文化介绍给当地民众。”

  “10年前在英国穿汉服,当地人会问我来自韩国还是日本。现在在英国穿汉服,会有当地人在观察后问我穿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服饰。”英中人文交流中心主席王奕璇表示,这一经历让她意识到,参与国际传播不仅要保持文化自信,还要增强自身专业性,重视对报道事实和细节的考据。

  本次跨境交易产品为被全球认可的核证碳减排标准(VCS)下的国际核证减排量(VCUs),交易项目来自印度,交易量为10185吨,买卖双方分别为北京太铭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BITGREEN CARBON ASSETS MANAGEMENT PTE. LTD。

  人们急于恢复生活日常,忙于踏寻山河风景。在此过程中,“阳康人挤爆三亚”,不失为一种经济全面复苏的信号——丰富的消费场景展现着开拓内需的广阔空间,孕育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我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困难,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尤为关键。

  伊格纳特说,在新年前后两天内,乌方击落俄军发射的全部84架无人机,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与此同时,俄方高强度空袭正在耗尽乌防空力量,尤其是无人机空袭严重消耗乌防空导弹库存,乌方需要更多装备来增强防空能力。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行3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跨境人民币指数(CRI)。结果显示,当季跨境人民币指数为339,较上季度上升5点,超出预测值4点,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作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等多项部署。

周宏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