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国内外心脑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共绘疾病联合防控新路径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25 02:12:41

  中新网上海4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在攀升。心血管病防治任务紧迫而艰巨。

  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21日对记者表示,药物创新是进一步提升心脑血管防治能力的关键动力。临床研究者应积极参与原始创新攻关,共同推动新靶点和新药物的发现。她提出建立临床研究合作体系的建议,希望促进中国临床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造福广大患者。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心脑血管创新峰会(SCIS)暨ASCVD疾病诊疗中外研讨会上,国内外心脑血管领域权威专家,以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分享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突破性进展与宝贵经验,共同绘制心脑血管疾病联合防控的新路径。多位专家不约而同表示, 面对心脑血管疾病这一全球性问题,采取全面、系统和创新的联合防控措施,才能为患者带来实质的益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徐安定教授认为,学科应“由分向合”,构筑以获益为本的脑心同防同治新体系。徐安定教授以卒中患者降脂为例解释,“脑心同治”使得降脂策略更精准,药物选择更适合,患者获益更多。以脑心共患病的同治共管为出发点,凝聚脑心合力,定能攻克预防、研究和长期康复管理等难题。

  据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是心脑共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其致病性危险因素。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LDL-C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版)强调,降脂药物联合应用是基本趋势。比利时根特大学Ernst Rietzschel教授分享了应用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的经验,并指出,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可实现机制协同,较单药联合依从性提高2倍,降低MACE风险逾四成。

  MACE是心血管临床研究中常用的缩写,指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复发性心绞痛 、再血管化手术、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

  在采访中,徐安定教授指出,医疗健康已进入联合治疗的时代。危险因素从单一走向综合共管,防控目标从单一提升至双达标、综合控制,诊疗手段从单药或单技术发展为联合治疗,决策实施则从单方、单点转变为多学科、区域化合作模式。“在中国,心脑血管防控联合‘重在预防、强在救治’,成效已逐渐显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孙宁玲教授表示。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谭泽锋教授和天津市胸科医院丛洪良教授一致认为,多方协同联动是共建心脑血管防控联合新格局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抓手”。

  相关跨国药企中国区医学部负责人谷成明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疗创新的每一项成果,都是打开患者健康之门的关键。从药物创新的突破到临床研究的革新,从血脂管理的联合、到抗血小板和降压策略的优化,每一步进展都凝结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相信在跨学科合作和国际交流的推动下,心脑血管联合防控终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完)

  而厄瓜多尔白虾凭借着品质、价格等多方面的优势,迅速打开市场。在樊旭兵记忆中,厄瓜多尔白虾从2012年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并在2018年后受益于关税政策的调整,增长更加迅速。2017年底,中国宣布对厄瓜多尔白虾降低关税,这一品类的对华出口显著增加。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厄瓜多尔白虾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4月访华后公开表示,欧洲必须坚持战略自主,避免成为美国的“附庸”,并在台湾问题上避免卷入中美之间的对抗。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近日提到,马来西亚愿和中国友好相处,但“美国到处和人讲:请对抗中国,请施压中国,制裁中国”。这些言论不同程度反映了欧洲和亚太国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态度,美国对此心知肚明。美国国安会“印太战略”主管米拉·拉普-胡珀近期就承认,美国寻求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对话是“管理同盟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美国希望给盟友和其他亲密伙伴一些“喘息空间”,以便让这些国家能够同中国进行建设性的接触。 

  那时候,从阎良到西安市区,坐车要3个多小时。“去一次西安,一大早上走,晚上才能回来。我记得当时从西安到阎良的最后一班火车是晚上6点左右,汽车四五点就没有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很少外出,最多就是过年回家乡看望父母。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春节的探亲假,我没有休过年假。说实话,当时也没有什么钱。每年工资能存几十元钱,春节回去看望一下父母,一年攒下的钱基本上就没了。”吴光辉说。

  听起来这还是很大一个数字。但如果反过来想想,我们经济一年增长5%,如果我们拿出经济增长的一半,延续消费增长的果实,那我们能够解决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一个问题,那肯定值得。

  显然,伴随地方政府收支矛盾加剧,中央转移支付的角色愈发重要。但是,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增长是否可持续?这涉及到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钱从哪里来。

  《中国企业家》:最近两年,你提出了很多鼓励生育的具体措施,例如现金和税收补贴、房贷补贴等,引发了不少公众讨论。但也有一些人很反感,你关注到这些声音吗?有没有收到一些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反馈?

林如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