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尊盘实现数字化复原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11 03:00:12

  中新社武汉6月8日电 (武一力)曾侯乙尊盘数字化复原成果发布会8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湖北省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运用工业CT技术,历时逾两年,首次获取曾侯乙尊盘完整三维结构模型,并通过数字化处理,制作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

  曾侯乙尊盘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曾侯乙尊盘作为中国迄今为止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的青铜器,被考古界视为商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江旭东博士介绍,因曾侯乙尊盘结构异常繁复 ,加之青铜器密度高,传统扫描技术无法对其进行数字化建模。自出土以来,它的内部结构一直不为人所知。为此,业界专家运用工业CT技术对曾侯乙尊盘精准三维扫描建模,清晰复原内部结构。

  此次发布的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庖丁解牛般拆解了曾侯乙尊盘完整结构:尊由1具尊体和33只附件、19只U形锁扣,通过32处铅锡焊、23处铜焊接连成一体;盘由1具盘体和44只附件,通过8处铸接、52处铅锡焊、4处铜焊接连成一体。

  江旭东说,曾侯乙尊盘龙蛇盘踞,集浑铸、分铸、焊接等多种工艺为一体,比如尊的口沿为多层镂空附饰,层层堆叠,成为复原过程中的较大难点,但也恰好显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

  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曲亮表示,在现代科技帮助下,曾侯乙尊盘复制件来日可期。但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复原技术可为观众呈现文物肉眼所看不到的一面,创新博物馆公共教育形式,多元化呈现文物价值。(完)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

  七、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2年12月版)

  据了解,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继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散裂中子源之后,全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由中科院和广东省政府共同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人民币。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于2011年10月奠基,2018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9月底正式对中外用户开放。

  发育儿补贴,就是让政府更多地参与到生育养育成本分摊体系中,减轻育儿经济压力。

  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已经巍然屹立在我们身后,这是中非双方的兄弟姐妹们用传统友谊和辛勤汗水浇筑起来的新的伟大丰碑,它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世界,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非洲,中非关系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1月22日(年初一)九洲港往返至港澳码头的航班增加至7个航班,去程时间为9:00、15:00、18:00和20:00,返程时间为10:30和16:30、19:30。同时,当天还增设珠海九洲港往返至香港中港城码头的4个航班,去程时间为10:00、16:00,返程时间为11:30、17:45。

王慧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