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裁悄然辞任,第一创业证券没有感谢词……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2 21:13:02

  来源:券业行家

  匆匆公告高管辞任

  6月11日晚间,第一创业公告称,当日收到公司副总裁朱剑锋递交的书面辞任报告。

  要知道,第一创业证券预定于6月28日召开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包括2023年年报事项、修订公司章程,中期利润分配等重大议题。在此之前,第一创业2022年度股东大会,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主要高管均列席会议。

  关于朱剑锋的辞任原因,第一创业未透露过多信息,仅表示是出于个人原因,“已确认与公司董事会无任何意见分歧,亦无任何与辞任有关的事项需提请公司股东注意”。

  副总裁匆匆辞任,让行家感到疑惑。更何况,这份高管辞职公告中并没有附带感谢词。

  回想2023年6月,担任董事长长达27年的刘学民先生辞任。第一创业以斐然的文采致以长篇感谢词,对其为公司发展付出的宝贵心血和做出的卓越贡献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23年5月,邓文斌先生、杨维彬先生、徐建先生因工作变动等原因辞任董事,龙翼飞先生因个人任期届满辞任独立董事。第一创业董事会对四位在公司任职期间为公司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2023年8月,职工代表监事覃荔荔女士因工作调整辞职,2024年5月,职工代表监事孙晶女士因退休申请辞职,第一创业监事会均对两位监事任职期间为公司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券业老将任职多年

  生于1971年的朱剑锋先生,身份证归属地为福建厦门,拥有博士学历,并且在金融圈有着深厚的经验积淀。

  而他与第一创业证券的渊源,始于八年之前。

  2016年10月,朱剑锋加入第一创业全资子公司第一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一创投资),曾任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2018年8月起,他历任第一创业证券销售交易部负责人、经纪业务机构客户部负责人。2018年12月,深圳证监局批准其任职,他就此担任第一创业副总裁。

  2023年2月,兼任一创投资董事的朱剑锋履新董事长兼总经理,同年10月担任董事长至今。此外,他于2023年10月他新增为深圳第一创业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创新资本)董事。

  本次辞任后,朱剑锋将不在公司或公司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后续其在一创投资和创新资本的任职将进行“交棒”。

  就行家所知,券商高管未到期辞任,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有了更好的去处。在第一创业任职期间,业绩表现如何,也是值得考量的因素。

  任内业绩表现如何

  在朱剑锋上任前夕,第一创业的业绩位于近年来的低谷:2018年营业收入17.70亿元,同比下降9.31%;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锐减70.59%。经纪业务净收入2.33亿元,同比下降17.84%,并且是近年来的最低值。

  而在2023年,第一创业营业收入24.89亿元,归母净利润3.31亿元,经纪业务收入3.51亿元。以此计算,从2018年到2023年,第一创业证券营业收入平均年化增长率为7.05%,归母净利润为21.60%,而经纪业务平均年化增速为8.52%,在主营业务中表现仅次于资管业务。

  逐年来看,从2019年到2021年, 经纪业务连续三年两位数增幅。而从2022年至2024年一季度,第一创业经纪业务收入呈现连续下滑态势。

  在此期间,这位副总裁的薪酬,却是另一番光景。

  2018年任期半个月,未获取高管薪酬。2019年,薪酬为305.27万元,2020年增至400.61万元。2021年,在业绩创下高峰之际,薪酬陡然下降至146.63万元;2022年继续下降至93.77万元。2023年,薪酬为144.53万元,另有此前年度递延薪酬115.73万元。

  行家不由得猜测,薪酬与业绩不匹配,是否也是离职的原因。

  就行家了解,市场环境变化,经营业绩表现,行业竞争压力,监管限制政策,媒体舆情关注等,均影响券商”薪“情。尤其是近年来,证券行业面临的业绩压力和不确定的未来预期,无论是高管薪酬还是员工人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调。

  短期来看,高管降薪的确可以削减成本,防止过度激励和短期行为。然而,在充分竞争的市场,薪酬”打折“也意味着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面临人才流失的券商,也需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

责任编辑:杨红卜

  齐长城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物等部门可以通过设置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对齐长城的巡查、看护。

  “被压抑三年的返乡置业潮并没有出现。”

  上午9时,苗文攀来到西城区一家餐厅前等候。等单之余,苗文攀跟记者聊起来。言谈间,苗文攀很快就接到这家餐厅的配送单。“这个时间,还没到中午饭点,但附近医院的医生护士刚交接班会点单,我也是猜中了。”苗文攀有些得意,“兔年图个好彩头,一年到头顺溜溜。”

  “从除夕到初六,每天都有国际货运列车通关,中老铁路‘带货’势头强劲。”昆明铁路集团普洱车务段磨憨站副站长王俊峰说。

  春节前后,广州地铁立足“地下文化长廊”开展新春活动,让市民在搭乘地铁的过程中感受浓浓年味和优秀民族文化。

  线上演出同样是疫情期间文艺领域的产物。2022年,多名艺人在短视频平台举办线上演唱会,观看次数动辄以“亿”为单位计算。虽然场地搬到了线上,但有的演出依然花费重金打造出了电影般的视觉效果。

刘均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