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低温雨多入夏难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01 23:41:00

  中新网长春6月1日电 (郭佳 张欣彤)“芒种都要到了,但从目前气象资料分析,吉林省6月上半月气温依旧达不到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22℃以上的入夏标准。”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首席预报员胡中明1日受访时说。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冬季漫长而春季相对较短,人们常常有“突然入夏”的感觉。今年,人们按以往经验早早准备好夏装,气温却迟迟不见回暖。

  胡中明介绍,从气象数据看,刚刚过去的5月,吉林省总体表现为降水偏多但气温正常。可是,5月23日至31日,吉林省遭遇了明显降 温,全省平均气温仅为14.1℃,较常年低3℃,而降水量却达60.5毫米,为历史同期多雨第一位。

  谈及低温多雨的原因,胡中明指出,近期有两股冷空气袭击了吉林省。从大的环流背景上看,东北地区长期被冷涡控制,有利于冷空气东移南下,且两股冷空气势力都比较强。

  “今年第1号台风艾云尼虽然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但5月28日它的环流在西太平洋上明显扩大,对东路冷空气南下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另外南支槽(副热带西风槽)位置偏南,使得暖湿空气主体位于中国南方,无法到达纬度较高的东北,这使得东北成了冷空气的主战场。”胡中明说。

  吉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持续的低温多雨寡照天气延缓了旱田作物幼苗生长速度和水稻插秧返青进度。不过,尽管吉林省6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低于常年,但温度较5月仍有明显回升,对旱田作物生长和水稻返青分蘖十分有利。

  胡中明建议各地抓住升温有利天气条件,旱田应抓紧铲趟除草,积水地块及时清沟排涝。水田应浅水勤灌、适当晒田,早施、适施分蘖肥。预计未来多雷雨天气,应做好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完)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南方青铜王国是本土还是中原文明?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strong>

  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全年上涨2%,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涨幅,也明显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7%—10%(1—11月份)的涨幅。用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的话说,“国际胀、国内稳,对比十分鲜明”。

  “更重要的是优化支持政策,如用好各区地方教育附加费,给予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孙慧说,利用地方教育费附加市级统筹部分,支持产教融合项目的建设,以项目制的方式提供一定量的经费支持,补充企业因参与相关项目而增加成本支出,保护企业的积极性。

  记者搜索各大旅游平台发现,武汉热门景点周边,春节期间几乎一房难求。

  厦门高崎边检站透露,自1月8日至12日,高崎机场口岸共查验出入境人员约1.5万人次,其中入境人员超700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63.6%。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2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12日,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召开。

方芸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