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进入小麦丰收季 多举措实现夏粮“减损增收”

来源: 直播吧
2024-06-06 03:59:24

  中新网济南6月5日电 (王采怡)眼下,山东多地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相关部门组织各类机械助力农民收割小麦,多举措实现“减损增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在菏泽市东明县小井镇洼刘村连片小麦收割现场,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麦田间来回穿梭,吞进长长的麦穗,荡起缕缕烟尘,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

  “今年小麦是大丰收,长势良好,产量能达到1200斤左右,比去年产量有所增加。”农户刘刚彦告诉记者。

  东明县小井镇农机站站长胡丰章介绍说,该镇积极调配农机130台套,确保小麦能够尽早颗粒归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小麦收割的进展情况,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同时,也呼吁广大农民要抓住有利时机,科学收割,确保‘三夏’大丰收。”

  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菏泽市巨野县积极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烘干塔智能 化改造,让农户能就近、安全、高效烘干粮食。在巨野县龙堌镇鹿楼村一处家庭农场,智能化低温循环式烘干机正在高速运转,相比热源改造前,小麦烘干时间缩短一半,能耗节省明显。

  “今年,我们收购的小麦平均水分在25%,100吨的情况下烘干到12.5%的入库标准需要9个小时左右,每天能烘干300多吨。”巨野县晟耀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青介绍说。

  在临沂市沂水县崔家峪镇北梨园村,麦田里机声隆隆,一台台收割机在麦浪里纵横穿梭,倾泻而出金灿灿的麦粒。

  “机械化就是好,对我们农民来说省时省力省心,300多亩地大概两天就能收完。”北梨园村种植户张照强看着眼前即将收获的连片麦田,脸上洋溢着喜悦。

  “我们村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的土地都是机械化种植,加上水肥一体化灌溉渠。不但提升了农田质量,种出来的小麦亩产还增收100多公斤。”北梨园村党支部书记陈敬升介绍说,今年小麦喜获丰收,产量可达每亩500公斤。

  同属于临沂市的郯城县也全面进入“麦收时间”。据了解,该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67.9万亩,连日来,“三夏”生产陆续展开。

  “今年的小麦收成又能创新高,我们这一片亩产能超过1200斤。”郯城县庙山镇城东村村民赵宗辉今年种了30多亩小麦,全部种植优良品种。“天气条件很好,再加上现在种地都是高科技、全机械,颗粒归仓大丰收。”

  在“种、管、收一条龙”的全面机械化农业时代,郯城县在确保种粮面积的前提下,对良种选用、分时期技术管理、机械收获等全环节跟进,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连日来,在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北腾村,田野上麦浪滚滚,联合收割机穿梭其间,一派丰收景象。“趁着天气晴好,收割机每天从凌晨5时到暮色降临,连续作业10余个小时,抢收小麦。”岱岳区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建强说。

  赶在“三夏”生产前,岱岳区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建成农药肥料仓库、农机服务中心、秸秆地膜综合回收利用中心、农产品仓储保鲜通风库、粮食贮存库等车间10000平方米,利用机械化手段提高夏收效率。

  在济南市莱芜区,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13.8万亩,其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目前,莱芜区已组织270台联合收割机,抢抓有利天气,抢收该区成熟小麦,预计6月中旬全部完成小麦收获工作。

  济南市莱芜区秉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秉建告诉记者:“我们投入小麦收割机60多台,每台收割能力一天150亩左右。我们对机手进行了培训,另外还和河南跨区作业队取得联系,确保小麦顺利收割。”

  在济宁市邹城市郭里镇九五农场,种植户杨亚楠正忙着指挥收割机作业。“今年小麦长势很好,这片农场共种了3800亩,一亩能收割1200斤左右。”杨亚楠说,机器收割对农民来说省时、省力、省心,自己请了3台收割机帮着一起收割,五六天就能收完。

  邹城市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心农机生产科科长李越告诉记者,该市小麦机收率达99%以上,随着机收减损技术的推广,小麦机收减损率可控制在1%以内。“我们将全力做好机械调度、应急准备、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保障夏粮丰产丰收。”(完)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题:工业经济回稳向好 产业数字化进程提速——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解读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走进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堡子村,慰问组来到已故全国道德模范甘占恩家中,向他的家属致以节日问候并送上鲜花和慰问金。2010年8月,年仅15岁的甘占恩为救落水同伴不幸遇难,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些举措都是助力外资研发中心更好在华发展的实招、硬招。”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说,中国高度重视引进外资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外资研发中心对我国引进国际前沿技术和高端人才、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有力推动了全球产业链创新链高速发展。为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华更好发展,有必要出台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政策措施。

  田玉龙表示,5G已在工业、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应用案例数超过5万个。(中新财经)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田玉龙表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杭州1月18日电(郭其钰)临近春节,在宁波舟山港(宁波)梅山码头、(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惠群码头等浙江多个国际船舶停靠码头,许多中国籍船员纷纷选择换班下船,回家过一个团圆年。

汤念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