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前才领1340万元罚单,这家“中字头”又被罚735万!公司总资产达1.59万亿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1 18:21:43

5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示行政处罚信息,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被罚款735万元。其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房地产行业统计数据不准确;附属机构管理不到位。

时任高管被警告

记者注意到,中国信达还有多名时任员工被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时任中国信达首席风险官罗振宏、时任中国信达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袁良明被处以警告。中国信达2023年度报告显示,罗振宏自2013年10月起开始出任该公司首席风险官,任职时间超过10年。

值得注意的是,5个月以前,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对中国信达罚款合计1340万元,其中,对中国信达总公司罚款940万元,对相关分支机构罚款400万元。该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3年12月28日。

据悉,中国信达彼时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对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员工的绩效薪酬未延期支付或延期支付比例低于监管规定;未对不相容职责和岗位实施分离;风险加权资产计量不准确;违规为不良资产转让提供承诺;未按照监管规定对绩效薪酬进行追索扣回;通过与其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买对卖不良资产掩盖风险;违规对外提供同业担保;为银行规避资产质量监管提供通道;对附属法人机构管理不到位;违规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变相用于股权增资;违规向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此外,当时中国信达分支机构多名时任管理人员也一同被罚。

总资产达1.59万亿元

据悉,中国信达(HK01359,股价0.750港元,市值286.2亿港元)的前身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为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助推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而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10年6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引进全国社保基金、瑞银、中信资本和渣打银行等四家战略投资者。2013年12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其中不良资产经营是核心业务。截至2023年末,公司员工约1.4万人,总资产1.59万亿元,归属于股东权益1928.29亿元。中国信达2023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去年收入总额为761.68亿元、同比下降6%,实现归母净利润58.21亿元、同比减少7.8%。

记者注意到,2024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

会议指出,制定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在金融领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压实金融领域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

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规定》的贯彻落实,坚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

记者|张寿林

编辑|孙志成 马子卿 杜恒峰

校对|段炼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当日上午,联合巡航编队航经湛江港39号灯浮附近水域时,执法人员隐隐约约看见海面上有人招手。出于职业敏锐,海事执法人员意识到这是有人呼救。海事人员立即指挥海巡船靠近挥手位置,发现一艘渔船翻扣在海面,2名渔民站在船体上急需救援。海巡船靠上翻扣渔船后,海事人员快速将遇险人员转移至“海巡09056”船,人员安全。

  <strong>多地疫情进入平台期 农村地区需重点关注</strong>

  经过多年的发展,青海省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民俗文化,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实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框架基本形成,并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途径和振兴区域经济的突破口。

  据介绍,中银(香港)金边分行于近日发行ESG领域的“社会责任存款”,发行总额为2000万美元,首期1000万美元已全部完成募集。产品面向企业和个人客户发售,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中国和柬埔寨两国客户的积极认购。此次所募集的资金将投向以提升社会基础生活设施、基本服务需求、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主题的项目建设中。本次发行的“中银金边-社会责任存款”产品为东南亚区域首个经过独立第三方国际机构认证的ESG社会责任存款项目。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6日电 题:专家:5G行业应用面临三大挑战

  《指引》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含附条件上市)的新冠治疗药品,适用本指引。本指引所称新冠治疗药品,是指直接针对新冠病毒发挥作用、具有阻断感染或病毒复制效果的药品,不包括缓解高热、咳嗽、疼痛等症状以及免疫调节、抗凝、生命支持等对症治疗的通用药品。新冠治疗药品依法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药企业自主制定销售价格。医药企业应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质价相符的原则,综合考虑生产经营成本、市场供求状况、临床治疗价值等因素制定价格,努力改进生产经营降低成本,充分考虑销售规模对生产经营成本的分摊作用,动态调整价格,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使利润水平保持在合理范围。医保部门积极支持医药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医药企业研发生产新冠治疗药品,尊重医药企业自主制定的具体价格,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依法不作政府定价、不作行政审批,重点为医药企业制定新冠治疗药品价格提供指引,整体提升新冠治疗药品挂网效率,通过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促使医药企业公开透明合理行使自主定价权。新冠治疗药品首次进入国内医药集中采购市场销售,实行首发报价集中受理、全国通行。

邱俊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