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救助更有温度:“乡音寻亲”助他找到失散19年的亲人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21 10:00:02

  中新网南宁6月20日电 题:让救助更有温度:“乡音寻亲”助他找到失散19年的亲人

  作者 朱淑雨 韦佳秀

  “19年过去,我们终于团聚,太激动了,这种心情我无以言表。”来自云南省广南县的向女士近日在广西南宁市救助管理站说。

  6月19日正值第12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南宁市救助管理站举行了“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公众开放日暨流浪乞讨人员认亲活动。

  活动现场,向女士与失散的弟弟向某国时隔19年后第一次见面,她一度哽咽,与弟弟相拥而泣。

  向女士告诉记者,她还记得童年时期与弟弟一起上学的经历。“他看到我被同学欺负,虽然当时小学三年级的他长得不是很高,但还是站在我的身前保护我。”

  向女士回忆,2005年,在医院工作的弟弟向某国因精神出现异常而走失。19年来,她与家人通过新闻媒体以及亲戚好友等多种渠道寻亲,皆无功而返,然而在今年却突然收到了有关弟弟的消息。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4月,南宁市救助管理站与南宁市德善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当地社会福利医院,为向某国进行信息识别。

  “由于失散太久,人脸识别失败了,我们就慢慢引导他写字,用看图猜图的方式,让他写出部分个人信息。”南宁市德善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许小容说,他们还通过乡音辨别向某国的家乡,最后顺利地帮助他找到了家人。

  许小容告诉记者,通过与各省(区)的警察“联网”,让他们通过受助人的家乡话识别出其家乡所在地,是帮助受助人回家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受助者所说的家乡话,不仅能识别出其可能来自的地方,更能勾起他们从前的记忆,得到新的信息和线索。”她说。

  让许小容记忆深刻的救助经历还有流浪了24年的阿强(化名)。许小容称,起初,年满60岁的阿强不愿接受救助,然而在得知家中的情况后,阿强动容了。“当我们告知他家中情形时,他泪流满面。经过一个多月的沟通交流,他表示自愿回家。”许小容说,如今阿强回到家中,已恢复正常的生活。

  “寻亲的路是艰难的,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但要完成好这项工作,帮助更多人,靠的是不放弃的决心和勇气。”已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六年的许小容说。

  据南宁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张鹏介绍,南宁市救助管理站通过街面巡查救助,引进专业社工和专家,成立寻亲工作室,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通过多方联动,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

  2024年以来,南宁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29人次(未成年人 221人次),护送返乡195人次,寻亲成功94人,办理落户安置8人,为7人次提供反家暴庇护。(完)

  铁路部门提示,请广大旅客朋友购票时提交乘车人准确手机号码,并保持通信畅通,以便及时接收铁路出行服务信息,合理安排行程。铁路部门同时还将推送安全、文明出行及其他服务信息,欢迎广大旅客朋友点击关注,共同打造温馨美好旅途。

  “他们的专业化水平比较高,除了律师外,可能还有一些保险公司前员工会从事代理退保业务,他们很清楚投保流程和规则,知道哪些地方存在风险点,也懂得如何跟保险公司交涉。”乔良说。

  “随着中央社会工作部统筹指导信访工作,未来信访工作思路有望实现由‘堵’到‘疏’,由被动应付到主动下访。”蒋敏娟表示,中央社会工作部把统筹领导信访工作纳入工作职能,这个改变非常巨大,也非常有必要。这一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解决群众的问题,对于群众的信访,会更多通过基层组织体系来解决,而不是单纯用各种行政程序来应对,回归信访部门联系群众的本质属性。

  7月30日12时,水利部将京津冀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要求有关省市即刻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状态,迅速周密有序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

  他在讲话中作出“要严守纪律规矩,严格制度执行”、“要有强烈的党员意识、国家公职人员意识,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坚持原则、较真碰硬,严以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等一系列要求。

  也有媒体询问张伟丽,如何在长期的训练比赛中让自己保持饥渴?她给出的回答是:“你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短板,不断进步,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陆欣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