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麦收见闻:已抢收近四成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15 16:53:32

  中新社保定6月14日电 题:涿州麦收见闻:已抢收近四成

  作者 陈林 赵丹媚 谌诗雨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中国夏收从南向北逐步进入收获期之际,河北保定涿州市正在抢收小麦。

  14日下午,伴着轰隆隆的机器声,35岁的石磊正驾驶着小麦联合收割 机,在高官庄镇附近的麦田工作。2023年汛期,这里曾被洪水围困,受灾严重。

  夏粮是中国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其中绝大部分是冬小麦。涿州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麦田里,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往返穿梭,割麦脱粒。从河南一路北上、已外出收麦25天的石磊说,沿途看到的小麦长势都非常好,涿州的小麦今年也比去年好。

  河北是中国粮食生产大省,也是小麦主产省之一。在高官庄镇辛庄村,花甲之年的李庆水,正捧起门口晾晒的小麦,仔细查看着湿度。看着13日刚从地里收获的麦粒,他笑言“颗粒饱满、长势良好”。

  这是李庆水2023年10月种植的小麦,共4亩地。此前的洪水,让“一人高的玉米全被冲了”。后来每亩近千元(人民币,下同)的保险赔付,让他坦言“损失小多了”。一年种两茬地,麦子收后再种玉米,这样的种植方式,在当地非常普遍。

  今年一亩小麦600多公斤的收成,李庆水感觉“比去年好”,地头上每公斤近2.4元的收购价,尽管“价格比去年稍高”,但他还是舍不得卖。

  自2023年汛期涿州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以来,从灾害发生时腾飞大街的水上救援,到刁窝镇小豹子庄村的农田复耕,再到刁窝镇东冯村抢种白菜的丰收……近一年间,涿州变化很大。

  公开信息显示,洪灾发生后,当地通过加快恢复重建、抓紧修复灾毁农田和农业设施等措施,保障冬小麦顺利播种。

  涿州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股负责人刘琳说,去年洪灾后,涿州市共抢种小麦29万余亩,今年从6月12日开始,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大面积抢收。截至目前,已完成小麦收割近四成,预计一周内将全部收完。

  李庆水种植的麦田,目前已全部种上了玉米,“上午还浇了水”。对于数月后的再次收获,他满是期待。(完)

  对福岛核污水的恐惧普遍存在。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呼吁将水储存更长时间,直到找到更好的技术选项,不会对海洋造成放射性污染。

  <strong>陈积敏 中共中央党校非洲拉美研究所</strong>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新基石”由科学家主导。2022年,腾讯公司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成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以曾亮相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松风》为例,该作品靠背雕刻了“五福临门”图案,寓意着光明、团圆、吉祥和幸福。陈玉树说,《松风》将“福”文化带到了中东地区,积极助推福建与海外的合作交流,在坚守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物以载道,创新表现新时代主题、新时代故事,用新时代古典家具传播中国文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哈尔滨1月15日电 (记者 王妮娜)1月15日,第九届“全国大众冰雪季”系列活动——黑龙江省冰雪亲子运动会在松花江面上拉开帷幕,比赛首日,200多个家庭的400多人参加了这场冰上比赛,玩得不亦乐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为新兴战略产业,科技服务业是实现中国‘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部署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桥梁纽带,正逐步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领域。”孙毅认为。

邱俊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