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艺术珍品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06 18:33:12

  中新社沈阳6月5日电 (记者 韩宏)“群星璀璨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展5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由辽宁省博物馆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

  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馆长劳拉·简·佩介绍称,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迎来文学、艺术、工业百花齐放的空前发展,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反映着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氛围。

  展览按照“变幻的风景”“流变的图像”“古风新尚与中国趣味”“美丽与哀愁”四个主题进行划分,呈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本土艺术的历史长河,涵盖了印象派画家威廉·透纳和拉斐尔前派诸多艺术大师的油画、水彩、雕塑、陶瓷、服饰和珠宝等艺术瑰宝百余件。

  走入展厅,被后人奉为印象派先驱的威廉·透纳的作品《沉船浮标》映入眼帘。这幅画典型地表现了他对光线的处理,是他生命中最后完成的几幅作品之一,是在他1807年所绘制的一幅表现泰晤士河河口景色的画作上,耗时6天再加工完成。

  维多利亚女王午后礼服也在展览中展出。据悉,1861年12月,阿尔伯特亲王病逝,维多利亚女王陷入悲痛之中。直到1901年去世 之前,她所有的衣服都是黑色的,展出的这条裙子用黑色蕾丝和象征哀悼的黑纱装饰,黑纱是一种半透明的黑色丝绸。

  《芍药》《贝壳》《中式储物柜》《命运》等画作,亦展现该时代各阶层女性的生活方式,如19世纪英国女性如何谈恋爱、参与什么社会活动、有什么样的信仰等。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表示,此次展览通过展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艺术的繁荣和多样性,将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完)

  从官方批复文件可见,该示范园区要加强战略对接,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中菲经贸合作,推动产业高效协同发展;发挥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互补优势,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打造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新高地。

  走出去:Z时代青年怎么过传统文化的年

  “团圆这件事情,不管在两岸,甚至对华人,基本上都是一个永远不会变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说起在台湾和大陆过年时共同的感受,郑博宇这样说道。而对于黄柏翔和陈冠颖,人情味和美食则是他们感受最深刻的,大陆朋友热情邀请去家里一起过年,学姐送来的家乡美食,都让他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年俗、一样的年味儿。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也注意到,与春节礼盒市场的销售火爆相比,一些主打公司福利的门店,销售状况却难言乐观。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合肥1月20日电 (记者 吴兰)北京时间1月20日零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教授研究团队在《细胞》在线发表研究成果——揭示光感知调控血糖代谢的神经机制。

  “团圆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在父亲去世后,何志刚时常翻出父亲留下的“两岸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团圆的渴望。表哥给父亲的一封来信中写道:“阿舅,你的证件办理得如何,本地好多人都办理证件,返台探亲,家庭团圆的情景好叫人感动,又欢喜。”

陈心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