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武汉专家完成异体小肠移植术 患者获生机

来源: 雷科技
2024-06-02 18:17:56

  中新网武汉1月17日电 (马芙蓉 王继亮 聂文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简称“武汉协和医院”)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近日为一名肠坏死患者实行异体小肠移植术。该手术的成功,将为肠衰竭及短肠综合征病人带来新希望。

  家住湖北洪湖的吕先生(化姓),在去年11月初患上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导致小肠急性缺血、坏死。经抢救,坏死的小肠大 部及右半结肠被切除。剩余的小肠不足80厘米,难以维系全身营养,吕先生出现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等短肠综合征表现。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最主要器官,正常小肠长5-7米。医学上将短于1米的小肠称为“短肠综合征”,患者的进食不能被消化吸收,只能依靠输营养液提供肠外营养支撑。但输营养液并非长久之计,过程中,肝脏等器官会因“闲置”太久而丧失功能,最终病人将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小肠移植是“短肠综合征”病人的最后希望。

  去年12月,吕先生来到武汉协和医院求诊。该院胃肠外科专家商议后,决定为吕先生实施小肠移植。

  很快,一名脑死亡患者捐献的小肠,与吕先生配型成功。今年1月12日,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外科专家团队为吕先生实施了异体小肠移植术。医生将修剪后的3米小肠供体植入吕先生体内。经过重建血管、吻合小肠等操作,肠壁由白色逐渐恢复红润,小肠蠕动正常,手术获得成功。

  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介绍,因存在难吻合、易排斥、常感染三大难关,小肠移植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移植过程的管理均面临较大挑战。目前,吕先生肠功能恢复良好,可以自主排气。团队将加强护理、监测,持续评估患者状况,帮助患者度过感染关、排斥关。(完)

  同时,“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应该通过建立跨大西洋价值链,而不是将它们分开来完成。”他表示。

  “你们这是回家过年,还是外出旅游呢?”

  20世纪80年代,欧洲横板弧圈球打法强势崛起,涌现出如瓦尔德内尔、盖亭、格鲁巴、塞弗、罗斯科夫等大批高手。加上韩国的刘南奎、金泽洙等人对中国男乒形成包围之势。

  小医院一线守护,大专家远程搭脉。夯实基层医疗的“网底”作用,源于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以及远程诊疗平台、互联网+医疗通道的强大支撑。上海组织132名市级专家和579名区级专家,分片区加强市区两级医疗机构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上海还建立每日重症患者的专家会诊,建立日清单和院内专家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多项制度。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称,经初步排查,受地震影响的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德威镇、冷碛镇、兴隆镇和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草科乡、王岗平乡等暂未发现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等情况。相关排查工作仍在进行。(完)

  过完年,老杜就57岁了,再干3年他要退休了,看了一辈子的山山水水,走了大半生的大路小道,杜登文觉得,每天能听到村民们的招呼声就是一种幸福。

赖桂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