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01 21:04:09

  23个国家药品标准在此诞生

  ——走进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

  ◎本报记者 王延斌

  11月4日,正值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高端论坛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会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之际,科技日报记者走进该实验室寻找数字化浪潮下中药材变畅销药的诀窍。

  技术发力,一根草变成了一味药

  从采集一根草到制成一味药,中间要经过繁琐复杂的过程。比如,煎煮是制取中药的重要一环,其作用是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同时,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分进行化合反应。但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任务便是让科学说话,将“经验熬制”变成“精准智造”。

  “这条生产线建立了中药材前处理环节的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数据系统,实现中药生产前处理工艺的自动化及信息溯源。”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杜昊忱介绍,该实验室里的生产线上,控制点数达8000多个,自控投用率可达95%,运用中药提取数字化精准制造技术,实现中药提取、制剂生产的标准化、自动化生产和全过程跟踪追溯,实现在线控制的连续化生产模式。

  中药挥发油主要来源于芳香类中药,由多种成分组成,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在中药挥发油的研发过程中,要面对提取率低、包合工艺繁琐、耗能大等技术难题。”该实验室副主任关永霞说。她带领团队研发了定向聚集与梯级温控柔性油水分离技术,实现了中药挥发油的柔性可调和高效提取,为中药挥发油的高效提取构建了全新的解决路径。

  据了解,2022年,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由鲁南制药集团、上海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共建重组,2023年获得科技部批准。“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形成现代中药创制的新技术、新方法”,成为该实验室的使命。

  记者注意到,在该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名单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田金洲院士、蒋建东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

  上接国家项目,下达一线车间

  长期以来,“口服液+玻璃瓶”组合被视为液体类药品的黄金搭档,但重量大、运输存储成本高、不耐冲击、吸药难等也成为其明显短板,这一痛点也成为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发力点。

  于是,复合包装膜包装用于中药口服液被提了出来。复合包装膜是指由多层薄膜经过印刷复合等工艺形成的包装膜。但中药口服液与复合包装膜需要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在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背后,是鲁南制药与上百家高校院所的全力合作,确保难题一经提出,解决方案尽快跟上。

  2020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同意复合膜包材用于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生产。

  将玻璃瓶换成包装膜,并不是该实验室 唯一的“首创技术”

  据了解,该实验室还研发了国内首条中药口服液灭菌条包生产线,采用全自动液体条包灌装设计,单条生产线灌装速度为每分钟660袋,可同时实现40万袋产品灭菌。

  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不但是孕育了众多国家级项目,更与生产一线紧密衔接。

  这里,中药提取室内配备了陶瓷膜、超滤膜以及各种离心机、层析柱等精密仪器,可有效富集中药活性成分,提高药品质量;旋蒸室配备了8台旋蒸设备,每小时可浓缩30升药液,2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常规批次的试验;中药口服液制剂室可实现口服液灌装、压盖一体化操作,一台全自动灌装压盖机每小时可以制备8000支口服液……

  2022年,拜登政府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对中国获得高端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施加限制。美国竖起这个“小院高墙”,光靠自己是不行的。美国一边用大棒,一边用胡萝卜,诱逼自己的盟友对向中国转让先进技术“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布林肯将成为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以来首位访华的内阁官员,也是自2018年10月以来访华的最高级别美方官员。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布林肯此次访问受到广泛关注,也成为观察未来中美关系走向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今年以来,“布林肯访华”多次成为话题。1月,美媒称他将于2月初访华,到了2月,称访华推迟。4月,美方再次释放访华意愿,但又没了下文。

  1982年,这条管道发生了强烈爆炸,40年后,历史“奇迹般重演”。2022年9月,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遇爆炸。事件发生至今已8个多月,调查进展十分缓慢。美国默不作声,令人感到意外。

  还有一些产品打出“到中科院学科学”“与科学家面对面”的宣传口号,实际上就是去中科院自动化所一间对外开放的餐厅吃个饭,或是去对外运营的中科院植物园游学。

  外交部发言人16日表示,近期一些在华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多数受访外国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其中,近六成美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复苏持积极态度,86%的英国企业对中国市场长期潜力感到乐观,超九成日本企业计划扩大或维持在华业务。当下,我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投资服务保障。中国正以自身的新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不断为世界提供机遇。

李胜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