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北红山野外站:科技助力华北平原防震减灾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05 19:58:01

  中新网石家庄2月28日电(杨蒙蒙)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尧山北面约5里的田野里,有一座醒目的红房子,河北红山巨厚沉积与地震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红山野外站”)就坐落于此。多年来,这里的科研人员足迹遍布河北大地,以科技助力华北平原防震减灾。

  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地震活跃区之一,具有典型巨厚沉积和巨厚松散沉积,使得地震灾害问题更为突出。历史上曾发生过1966年邢台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等严重地震灾害,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们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巨厚沉积结构的探测、沉积盆地的地震效应、地震灾害等,运行方面是采用‘观测站+研究中心’组织模式。”邢台地震监测中心站(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站长张小涛称。

  据介绍,红山野外站包括1个主站、3个子站及多个流动观测点。主站即红山基准台,该台台基为震旦纪石英砂岩,部分基岩出露,新生代以来沉积厚度达700米至2000米,台站观测环境优良、观测手段齐全、数字化程度较高,已积累50余年高质量观测资料。子站分别位于河北邯郸、保定、雄安新区。此外还设立了六个研究中心,多角度服务华北平原区地震减灾示范研究目标。

  基于以上组织模式,红山野外站在华北平原腹地形成了很好的观测业务覆盖,可进行不同场地类型长期对比观测,是研究华北平原巨厚沉积结构及变化的优质野外观测、试验和研究基地。

  “野外台站对于观测来说十分重要,台站数量越多,高质量观测资料积累得也就越多。”红山野外站高级工程师罗娜说。

  建站以来,红山野外站持续加强野外台站建设,促进野外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目前,红山野外站拥有1251个预警监测站、48个地球物理学观测站,涵盖地震、电磁、流体和形变等多个学科,在运行专业仪器设备1900余套,年产出14.8T数据,数据完整率达98.1%……

  此外,红山野外站还承担全国地磁台站比测、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各类仪器厂家仪器测试工作。2022年,红山野外站圆满完成中国地震局“大震应急”等项目近300套观测仪器测试任务,为保障全国地磁基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红山野外站在坚持科研属性的同时,积极发挥其服务功能。

  2023年11月,红山野外站科研人员与雄安新区震灾预防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完成雄安新区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基础工程二期建设,填补了白洋淀淀区地震监测工作的空白。科研人员还开展了雄安新区深部结构探测,完成800多个钻孔的钻探工作,摸清了重点区域及周边断层分布和活动性,构建了雄安新区地下三维地层结构。

  为研究震源区浅层速度结构和孕震环境,科研团队在邢台、唐山、沧州等地架设密集台阵,开展震源区精细结构研究,探讨研究应力和构造特征,探索地震孕育机制、发震机理及演化过程。

  据统计,建站以来,红山野外站在站人员已主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专项等科研课 题178项。未来,红山野外站将在探寻地震“密码”的道路上继续深耕。(完)

  自2009年以来,每届“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都有一个公益主题。本届义卖活动聚焦帮扶乡村儿童,计划将善款用于为云南省近百所中小学校新建和改造热浴设施。

  旅游业是迪拜的支柱产业。据迪拜经济和旅游部门最新数据,2022年迪拜有1436万国际过夜游客,同比增长97%。

  “江水涌动,垃圾很难打捞,特别是船一开,垃圾就会跟着晃动,常常会飘得很远。”有时为了打捞一个废弃的瓶子,他要开着船多次调整角度,冒着跌落江中的风险,用网兜将其勾住捞起。

  据介绍,利氪科技积极利用上海的科技研发优势、区域产业集群效应,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结合产业政策,加速新产品落地。2022年5月,利氪完成了A轮系列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2亿元(人民币,下同),为产品的产业化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

  四十多年前,刚刚从政的习近平同志,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精神,探索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交出了正定古城这份答卷。在正定主政期间,他身体力行推动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组织文物普查、修复古寺古碑、健全保护制度,将古建、古树、古文物,划定保护范围、建立明确保护标识……正是这些高瞻远瞩的决策,让古城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想,数十年来根植于每一个正定人心里。

  多年来,父亲和叔叔被押走的那一幕,永远定格在了张惠霞的脑海中。她曾坦露心声:“我难受啊,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再也没回来。”

黄盈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