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香格里拉”展览在昆开展 记录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与流动

来源: 砍柴网
2024-06-19 18:52:35

  中新网昆明12月28日电 (罗婕)28日,《追寻香格里拉——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展览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幕,勾勒并记录数千年来人群迁徙与流动、交流与融合的图景。

  此次展览由云南省博物馆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联合主办,聚焦青藏高原东麓,以“迁徙-融合”为主题,展出涉及青藏高原东麓地区13家文物收藏机构的藏品约280件(套)。

  云南省博物馆馆长刘旭介绍,此次展览中的“青藏高原东麓”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从地理概念而言,它是从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域。就文化概念而言,青藏高原东麓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迁徙交流的重要通道和各族人民和谐相处的热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来展示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壮阔画卷。新年将至,希望展览内容能触及人心,触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沿着青藏高原东麓”,通过考古遗址出土器物的展示,带在场观众回到人类文明初始,从彩陶开始,以器物的流变勾画先人流动的轨迹。第二部分“来到香格里拉”,从民族学视角展现青藏高原东麓地区文化的多元。第三部分围绕“迁徙与流动”主题,面向观众征集展品,邀请更多人讲 述自己心中有关故乡和异乡的故事。

  “一方山水一方人”的展区中,民族服装的集中展示吸引观众驻足观察。云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此区域对比展示了青藏高原东麓各民族服饰的异同。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的滇西北,是多民族文化交汇地带,汉族、藏族、普米族、彝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十多个民族聚居于此。从各民族服饰元素相互影响之中能看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也使得生活习俗趋于接近,相互交融。

  作为联合策展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王思渝表示,迁徙和融合自古至今发生在每个人生活中和当代社会当中,“我们特意在展览的最后设置征集展品环节,邀请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普通观众们展出自己的物品,讲述自己与迁徙相关的故事,提高展览与普通观众之间的亲切度和互动感。”

  开展当日,将物品借展的汤沸特地来到展厅,向好奇的观众讲述借展物品的故事。“这些奖状、奖牌、照片、毕业证等,都是我母亲的物品,从中能看到她从武汉到广州、重庆、青岛、上海、北京、天津等地迁徙流动,最后来到昆明定居的人生轨迹和人生故事。”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4月28日。(完)

  《裁定书》显示,鉴定结论能够证明《和解协议书》《沧州迷笛音乐季9月22日突发事件情况说明及解决方案》、支付款项明细确系先盖章后成文而形成,但由此并不足以证明是愉悦公司所为,更不能证明三份文件系伪造而成,即便综合迷笛公司提交的上述所有证据,均不足以得出《和解协议书》《沧州迷笛音乐季9月22日突发事件情况说明及解决方案》及支付款项明细系伪造的唯一性结论。其以上述三份文件系伪造为由请求撤销仲裁裁决,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迷笛公司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愉悦公司与案外人确实存在框架协议,其次,该框架协议与迷笛公司在仲裁中主张三份文件系伪造也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拿出起跑就是冲刺的劲头来”

  位于羌塘草原深处的普若岗日冰川,几年前已经停止一切旅游开发活动,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亚阿木管理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管理日趋严格,非法穿越等行为已经基本消除。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在东北,每逢节日,人们都会自发地组织秧歌表演,俗称:“扭大秧歌”。年正月,无论是城镇,还是村屯,都有秧歌队欢快活泼的唢呐声和锣鼓声。

  多年来,国际航空界在翼身融合民机关键技术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瓶颈,如低速性能差、纵向控制难、安全性和舒适性差等问题。

  关于春节营销策略和产品销售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古井贡酒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对方尚未予以回应。

颜岳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