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云南:不赚带污染的钱、不要带污染的项目

来源: 红网
2024-05-31 15:46:41

  王予波提到,说起云南,大家都会想到“四季如春,载歌载舞”,去“有风的地方”,过“有一种云南的生活”。王予波讲了三个关键词:第一,美丽云南。云南自古以来就有“七彩云南”“彩云之南”等诗意美称,是美丽中国的剪影,也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缩影。第二,奋进云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万亿元,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第三,开放云南。作为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大通道,云南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当好融通中外的桥梁纽带。

  王予波指出,云南制定实施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

  一是扛牢生态保护的重任,绿色发展的底色越来越鲜明。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是云南最鲜明的标签,在生态保护上舍得眼前利益、舍得增长速度、舍得GDP。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二,城市空气质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PM2.5平均浓度21.8微克/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30%,被誉为水质风向标的海菜花在滇池、洱海绽放,抚仙湖、泸沽湖水质都保持在Ⅰ类。“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是云南最真实的写照,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种类均占全国50%以上,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云南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我们不赚带污染的钱、不要带污染的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越来越稳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一切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都大胆地干、一切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都坚决不干,加快建设符合省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2023年全省电力装机突破1.3亿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近90%,这一占比居全国前列,30多年来,西电东送向广东、上海、广西、浙江等东部地区送电量超1.5万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一,为东部地区减排二氧化碳超12亿吨。致力于打造国家战略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贵金属新材料的产值、绿色铝和光伏单晶硅的产能、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出货量,占全国的比重都比较高。致力于打造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基地,茶叶、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等种植规模是全国最大的,同时产量也是全国最多的。致力于打造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均居全国前列。

  三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辐射带动的能力越来越强劲。以辐射中心建设为统揽,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效应持续释放,创新开行东连长三角、北上欧洲、南下东盟的系列国际货运班列,运输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创新推动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的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统筹推进28个口岸和自贸试验区、沿边产业园区等 建设发展,有力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会上,于洋、张学、于家傲、韩雪松、任子威、丛丽、贾晓亮、陈宇辉、郭宏伟、刘蕾等代表围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提高大豆产能和自给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除了在乌克兰问题上栽赃中国,美方还翻炒起“新冠病毒溯源”问题的“冷饭”。据《华尔街日报》26日报道,根据最近提供给白宫和国会的一份机密情报报告,美国能源部已得出结论,认为新冠病毒“最有可能是意外从中国实验室外泄的”。报道称,此前能源部对此的结论是“不确定”。不过,美国官员未透露导致能源部改变立场的新情报和分析的细节。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近日表示,粮食生产要稳产量、提产能。产量上,要紧紧围绕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个目标,千方百计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加力扩种大豆油料,确保大豆油料自给率逐年提高。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产能上,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梁惠玲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成绩鼓舞人心,目标举措催人奋进,是一份见证奋斗历程、彰显核心伟力、饱含为民情怀的好报告,是一份高举旗帜、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好报告,完全赞同。下一步,要迅速传达学习贯彻报告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力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江新篇章。

  年龄和级别也是观察视角之一。本轮高校人事调整,年龄更替特征明显。卸任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出生年龄从1957年到1963年。而接任者出生年龄从1961年至1978年,“65后”居多,最年轻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徐海阳,徐海阳生于1978年8月。

  李言荣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时,组织系统人员曾评价李言荣,“熟悉学校教学科研特点和规律,工作思路清晰,具备丰富的院系工作经历”。对于高校治理,李言荣同样有自己的思路。

许哲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