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17轮融资!市场份额仅0.6%佑驾创新赴港IPO,阿里CEO和四维图新都是股东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3 15:11:39

  张照

  来源: 时代周报

  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佑驾创新”)近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招股书披露,佑驾创新主要为智能汽车提供定制化L0至L2++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正在开发L4自动驾驶技术。据灼识咨询资料,按2023年L0至L2+/L2++解决方案收入计,佑驾创新在国内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0.6%;同时,佑驾创新也是中国首批成功帮助整车厂车型获得欧盟通用安全法规DDAW认证的驾驶员监测系统(DMS)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市场发展前景比较广,但目前国内ADAS市场主要被博世等外资企业所垄断,因此国内供应商的市场份额都比较小。

  与此同时,佑驾创新的业绩持续亏损。招股书显示,佑驾创新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别为1.75亿元、2.79亿元、4.76亿元,年内亏损分别达到1.4亿元、2.21亿元、2.0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5.68亿元。

  就公司盈利能力、业务发展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联系了佑驾创新相关负责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处于一个缄默的状态,不方便对外接受采访。

  对此,佑驾创新认为,考虑到整体市场环境,以及把握国际市场机遇的未来战略,在联交所上市将更有利于公司发展。

  9年17轮融资

  2014年12月10日,佑驾创新由刘国清、杨广、周翔、王启程等人共同创立,初始注册资本为132.35万元。

  招股书显示,刘国清拥有博士学位,先后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数学学士学位、武汉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新加坡获得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周翔拥有东南大学计算机软件及理论硕士学位;杨广拥有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王启程拥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刘国清现为佑驾创新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总经理;杨广、周翔、王启程3人现均为佑驾创新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

  佑驾创新成立次年,2015年3月,便获得了阿里巴巴CEO吴泳铭的天使轮450万元融资,每股成本17元-23.12元,投后估值3600万元。

  2017年-2018年,佑驾创新通过资本转让、A1轮融资和A2轮融资引入合创智能、嘉信元德、德瀚投资、鑫榕投资等投资者,累计融资8228.4万元,每股成本171.52元-257.28元,投后估值升至6.02亿元。

  2019年1月,佑驾创新完成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公司注册资本从233.99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同年,佑驾创新便通过资本转让、B1轮融资和B2轮融资引入上海泓津、北京四维、韬略基金、深圳杉创等投资者,累计融资1.16亿元,彼时每股成本降至40元-44元,投后估值升至10.0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四维是A股上市公司四维图新(002405.SZ)旗下的投资基金。而四维图新主要经营智慧交通方案,同时也是佑驾创新2022年-2023年的第二大客户。

  2024年5月28日,四维图新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子企业北京四维互联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间接持有佑驾创新股权,间接参股佑驾创新。截至披露日,北京四维互联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佑驾创新约9.06%股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像四维图新这样的投资者,可能更看重的是通过投资佑驾创新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提升自身在整个智能汽车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力。

  2020年,佑驾创新接连完成Pre-C轮融资、C1轮融资及C2轮融资,累计融资2.36亿元,引入摩勤智能、中小企业发展、康成亨睿享等投资者。此番多轮融资完成后,每股成本44元-50.23元,投后估值达到14亿元。

  2021年,佑驾创新又接连完成了D1轮融资、D2轮融资及D2+轮融资,累计融资5.26亿元,引入中金甲子、中金常德、联通中金等中金系资本及东风资产管理、国开制造等投资者。此番多轮融资完成后,投后估值达到31.15亿元。

  2022年5月,佑驾创新完成约1.05亿元D3轮融资,引入湖北凯辉汽车、金宁强链等投资者,每股成本升至125.85元,投后估值达到45.48亿元。

  2023年6月7日,佑驾创新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12月,佑驾创新通过增资完成IPO前的最后两轮融资,累计融资3.48亿元,引入产投基金、科创智汇二号、普华凤栖等投资者,每股成本升为138.35元,投后估值已超50亿元。

  截至IPO上市前,以刘国清、杨广、周翔为首的一致行动人士集团及员工持股计划控股实体合计持有佑驾创新约30.22%的股份;其后,北京四维、深圳泽奕、国开制造、中金资本分别持有佑驾创新9.06%、5.95%、5.71%、5.55%的股份;吴泳铭及其控股实体杭州圆景乐驰合计持有佑驾创新2.5%的股份。

  张孝荣认为,虽然佑驾创新目前面临盈利挑战,但资本对其的青睐反映了对其技术实力、市场前景以及长期价值的认可。

  八成收入来自智能驾驶

  不过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佑驾创新产品较为单一。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佑驾创新收入分别为1.75亿元、2.79亿元、4.76亿元;其中,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1.73亿元、2.67亿元、3.86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98.8%、95.7%、81.1%。

  佑驾创新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一直布局车路协同领域,期望与单车智能协同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打造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组合,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招股书披露,佑驾创新的主要客户为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佑驾创新2022年、2023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大幅下滑,其中2021年收入占比超三成的第一大客户客户A占比大幅下降。

  2021年至2023年,佑驾创新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37亿元、1.19亿元及1.76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的78.0%、42.7%及37%;其中,客户A三年分别贡献了31.7%、7.1%及5.9%的收入。据披露,客户A为湖北省的一家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专注于汽车及汽车部件生产。

  佑驾创新在招股书中坦言,现有的整车厂客户可能不会以任何特定数量或任何特定价格购买其解决方案。整车厂客户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而汽车整车厂供应链竞争激烈,佑驾创新可能面临汽车整车厂及其他主要客户的持续定价压力,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可能会因此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021年至2023年,佑驾创新年内亏损分别为1.4亿元、2.21亿元、2.07亿元,公司业绩持续亏损。

  佑驾创新表示,业绩亏损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及耗材的采购成本、研发、吸引及留任人才等因素影响。其中,原材料及耗材的采购成本占比最大,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1.36亿元、2.06亿元、3.5亿元,分别占收入的77.5%、73.8%及73.4%。佑驾创新表示其原材料及部件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结构部件及摄像头模块等,2023年前五大供应商占据采购总额的41.7%。

  另外,研发也占据了佑驾创新的不小收入比例,2021年至2023年分别8220万元、1.39亿元、1.5亿元,分别占收入的46.9%、49.9%及31.5%。

  佑驾创新透露,未来可能会继续支出巨额研发开支,因此短期现金流量、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此次IPO上市,佑驾创新计划将约40%的募资资金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和招聘及留任相关研发人才,包括研究人工智能技术、改进产品研发能力、加强创新商业化能力,及改善研发基础设施、设备和工具等。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方面,从价格来看,由于种种因素,法拍房的价格相对更低,尤其在竞拍规则之下,为吸引更多人参与竞拍,起拍价一般会低于市场价;另一方面,法拍房的税费整体较低,交易成本更低。

  在交通运输行业里,很多企业面临着线上推广的难题。传统交通运输企业有大批合规的营运车辆、专业的驾驶员,也有很多早早转型搭建线上平台,但是,在大量投入后却发现,还要持续去“烧钱”拉乘客、买流量。

  除承担抢险救灾和保障城市基本运行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外,非必要不外出。直接保障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信、医疗等关乎民生的单位,以及承担抢险救灾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任务的单位不在本通告停止范围内。(总台记者 廖汨)

  北约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4国视为亚太地区的伙伴国家,邀请其参加北约首脑会议。尹锡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都出席了去年6月的马德里北约峰会,今年又结伴参加了维尔纽斯峰会。

  纵观全国演出市场,今年以来,音乐节正在各地掀起一股新的热潮。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已经公布详细举办信息的音乐节超过150场,平均每个月都有超过30场音乐节开演。“狂飙突进”之下,音乐节“内卷”令音乐之都同步掀开一轮“抢人”比拼。

黄盈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