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银耳在西藏拉萨首次试种成功

来源: 安徽网
2024-06-20 01:22:21

  中新网拉萨6月19日电(泽塔雍措 贡松卓玛)记者19日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获悉,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首次试种成功,填补了西藏银耳种植的技术空白。

  为贯彻落实好西藏居民膳食营养健康改善与优化专项工作,丰富西藏本地食用菌品种、进一步改善本地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积极引进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工厂化试种。

  “由于西藏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高海拔等因素,无形中增加了种植难度与推广条件。”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副研究员张君丽说,高海拔地区,菌丝生长较内地缓慢,培育时间较内地长一些,需要120天左右。银耳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营养等条件。银耳最适的生长温度是22℃~25℃ ,湿度控制在90%左右。高原光照强,气候干燥,温度湿度难以控制,不利于银耳子实体的分化,通过人为设施调控,在适宜的温湿度光照条件下,利于银耳正常出耳。

  张君丽说:“食用菌课题组科研人员经过不断探索与技术试验,第一批银耳成功出菇,为推动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该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围绕西藏食用菌种业发展,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力度,推动食用菌种业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培育出了金针菇、杏鲍菇、黑木耳、灵芝、白灵菇等20余种食用菌,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完)

<strong>  护路八载余 治沙有妙招(点赞新时代)</strong>

  在工厂,周春莲成为一名质检员。手机大小的汽车顶盖板,布满焊接线圈,周大姐要逐一目测有无开裂,“有的瑕疵比头发丝还细。”去年,因为工作细心,她多次被组长表扬。聊起工作,周大姐语调都高了几分。如今,她每天可以检测近2000个盖板,一年打工收入超4万元。

  2022年9月,太平鸟发布2022年秋冬运动时装,正式涉足运动时装领域,此次全新运动时装系列设计主题为“WE ARE PEACE CREW”,由两条产品支线组成:AIR×PEACE与SPCN,两条产品支线主打“年轻化”路线。

  芬兰外长哈维斯托24日表示,如果瑞典加入北约的申请被推迟,芬兰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芬瑞两国同时“入约”事宜。包括芬兰媒体在内的多国媒体分析认为,这可能是芬兰表示“单飞”抛开瑞典单独“入约”的一个信号。

  当天上午10时30分,C919国产大飞机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平安降落。据了解,C919飞机共执行2个虹桥—南昌往返航班,主要是为了检验整个流程的运行能力,包括旅客登机、飞行员的操作、机务维修等整个运行的过程。

  2022年第三季度,涉及个人贷款业务投诉24743件,占投诉总量的32.7%。在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诉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4055件,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20.4%;在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投诉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3625件,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1.9%;在涉及外资法人银行的投诉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123件,占外资法人银行投诉总量的29.3%。

洪学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