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华夏历史 体验中原礼乐——香港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公众开放首日侧记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0 01:39:17

  中新社香港4月3日电 题:溯源华夏历史 体验中原礼乐——香港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公众开放首日侧记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4月3日是香港历史博物馆“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向公众免费开放首日,当天河南 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用编钟、瑟、笙等中华传统乐器,为参观者演奏了《诗经·小雅·鹿鸣》等乐,带他们“穿越”回遥远的上古三代。

  这是香港特区政府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策划的首个“中国通史系列”展,希望借此让香港市民了解三代政治、社会、礼制和文化面貌,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言,“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夏商周三代的礼制文化在中原地区走向成熟、完备,为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发展奠定牢固基础。本次展览以150件(套)文物为点、以朝代为经、以时间为纬,带领观众顺着历史轴线溯源而上,回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

  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段介绍夏商周的城址遗迹、甲骨占卜、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视频。继续向里走,琳琅满目的展品便呈现在参观者眼前。

  开展首日虽为工作日,仍有大批参观者前往参观:在甲骨卜辞展柜前,有参观者借助手机放大,仔细辨认甲骨片上的文字;在整套“九鼎八簋九鬲”青铜礼器旁,有人驻足良久,仔细聆听文物介绍;在“王子午”青铜鼎前,也有参观者从不同角度观察鼎上的图案,体会古代精湛的青铜冶炼锻造技艺。

  “爸爸你看,我找到这个图案的实物了。”在“妇好”圈足觥前,市民张先生的女儿拿着在互动区拓印的图片兴奋地说,随后她问道:“这个器物是用来做什么的?上面又是什么动物?”

  张先生对记者说,在香港女儿很难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这么多夏商周时期的文物,相信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能提高她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主动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要培养市民的爱国情怀,先要增加大家对国家文化的认识,而学习国家历史便是最好的起步点。”此前到场预览展览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社交媒体上如是表示。

  在展馆外,主办方还设置了教育互动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商王武丁对爱妻“妇好”身体状况的占卜……通过趣味展示、互动游戏和动画,也让参观者认识了有“烟火气”的夏商周。

  展出丰富的展品,又地处旅游胜地尖沙咀,此次夏商周文明展同样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在“商王世系表”前,英国游客萨拉仔细阅读。萨拉告诉记者,去年她看了当时很火的电影《封神》,知道那是一部以中国商朝为背景的电影,如今见到这些关于商朝的文物,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更甚,希望能有更多机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

  “我们跟香港历史博物馆共同筹划这场展览,也是希望借此体现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让参观者感受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和无穷魅力。”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说。

  据了解,此次展览展期将至7月8日。此后,香港历史博物馆还会继续以重要历史时期为主题筹办历史文物展览,如2025年将举办有关秦汉时期的文物展等。(完)

  其中:安排资金10亿元,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补助;安排资金8亿元,用于保障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安排资金18亿元,支持发放中职学生国家奖助学金、中职学校免学费补助;安排资金29亿元,用于发放本专科生国家奖助学金、研究生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服兵役学生资助等,为推动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供有力支撑。

  灾情就是号令,时间就是生命!收到消息后,徐工迅速成立以徐工机械副总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建森为组长的紧急救援工作组,与土耳其前方保持密切联络,24小时实时指挥调度现场救援情况。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谷华 顾名筛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859.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2%,按美元计投资规模为1168.5亿美元,同比增长2.8%。

  为保障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河南省财政统筹安排2023年学生资助相关资金65亿元,支持开展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工作,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精准帮扶。

  监制:荆克 屈绍辉 编辑:周文婧 设计:肖丽丽 尹路

江维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