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评价姜萍“走红”:创新发现离不开三种品质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19 19:28:23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记者 范宇斌)17岁中专生姜萍因为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最近引发外界关注。

  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18日在第十七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上提及姜萍时,评价她是一位自 主、专注、坚韧的女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个孩子能够自主、专注、坚韧的话,一定会成为拥有创新发现的人。”

  论坛上,倪闽景以“科学教育的新逻辑”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科学知识,而是锻造每一位孩子的自主、专注、坚韧,“这三种品质是教育的真正价值和力量”。

  倪闽景表示,科学教育的新逻辑就是为创新而学,将来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创新发现。“科学教育一定要站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而不是针对那些尖子生。创新没有天选之人,每一位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多样化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和方法。”倪闽景认为,多样化的好处是哪怕有缺点和错误,它都能够成为创新的资源。“通过统一的教学过程,追求一样的标准答案,来获取高分、进入名校,这样的逻辑已穷途末路。考试还是要有的,但是一定要走向以基础为本、多样化的方向。”

  “科学教育不是做题,而是让孩子们发现现象,产生问题,形成志趣。”倪闽景谈及,科技越来越发达,而人最大特点是能发现新的现象。对此,他建议,孩子们要到大自然去,通过大自然最丰富的色彩、声音、形状等,培育强大的感官能力。“万物皆可研究,通过动手实践,加强实物学习,可以培养多样化的兴趣和视角。”

  展望未来,倪闽景表示,只有教育领先了,人才才能领先,科技才能领先。“科学教育的新逻辑,也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能够让人们未来生活得更好。”(完)

  这名网民表示,《水浒》情节极其不合逻辑,存在“恶毒污蔑丑化女性”“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给武松、李逵、宋江这些人渣安排善终”等问题,是他见过的最毒小说。

  就在她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她第一次听到了所有人唱的歌,而大家也听到了她唱的歌,“他们好像知道了我的故事或者认识了我这个人,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好像可以聊得来了,我突然觉得音乐人就是用音乐的方式才能打开自己。”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2023年1月12日,由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夸父一号’发射成功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位列其中。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引发学员们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

  那时,试过20多顶假发后,橘色假发成了他感情最深的一顶。戴上它,他就是操着一口“贵普”的“毛毛姐”,是2018年流行语“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的创作者。媒体评价他,用近乎癫狂的表演,剖开城乡差序格局中的某个断面,将文化与观念之间的差异体现得淋漓尽致。

庄惠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