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82只基金降低管理费率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08 07:56:41

  本报记者 方凌晨

  越来越多基金选择降低费率。6月6日,银华基金旗下银华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汇添富基金旗下汇添富安心中国债券基金两只基金产品宣布将调低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82只基金(只统计主代码,下同)降低管理费率,包含主动权益类基金、指数基金等多种类型基金,同时,部分基金托管费率也有所调降。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基金降费符合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有利于让利投资者,引导行业机构端正经营理念,形成良好业态。

  多类型基金降费

  近年来,指数基金中的ETF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投资标的,而降费也已蔓延至ETF。6月6日,银华基金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投资人的理财需求,银华基金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自2024年6月6日起对银华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调低基金管理费率及基金托管费率,基金管理费年费率由0.50%调低至0.15%,基金托管费年费率由0.10%调低至0.05%。

  纵览市场上的ETF产品,目前年管理费率和年托管费率最低水平分别为0.15%、0.05%,这意味着上述ETF产品降费后采用的是目前最低水平的费率结构。今年以来,已有多只ETF产品选择降费,如泰康中证500ETF自4月10日起,年管理费率由0.40%下调至0.15%,年托管费率则仍为0.05%,降至目前最低水平费率。部分ETF则在成立之初即采用目前最低水平的年管理费率和年托管费率,如首批10只中证A50ETF。

  同时《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费率进一步降低。根据2023年7月份证监会发布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相关安排,先行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

  而今年以来,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进一步降低至0.4%至0.8%不等,部分基金托管费也有所调降。例如,自1月26日起,国融基金旗下国融融泰混合基金年管理费率、年托管费率分别由0.6%、0.2%降至0.5%、0.1%。

  此外,也有债券类基金等其他类型基金选择降费。6月6日,汇添富基金旗下一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宣布降费,公告显示,自2024年6月11日起汇添富安心中国债券基金的年管理费率由0.70%降低至0.25%,年托管费率由0.20%降低至0.10%。而部分浮动费率基金触发零费率条件,也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变相降费。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盈米基金研究院认为,从基金持有人的角度来看,降低固定费率或采用浮动费率等举措符合持有人利益,充分体现了基金公司站在客户一边的经营理念。这些费率优化措施能够降低持有人的成本,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持有人利益共担的机制,推动基金管理人为持有人更好地赚取回报,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公募基金行业长期存在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表示:“基金降费突出维护投资者权益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引导行业机构端正经营理念,形成良好业态,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基金降费潮下,未来基金公司还应如何发力,以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并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对此,姚旭升表示:“当前基金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基金公司选择主动降低管理费,可以帮助客户节约投资成本,债券型基金,产品属性较为稳健,通过降费就能显著提升投资者的最终回报率。而除了降低管理费,基金公司还应持续做好投后服务,定期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市场分析等。想要长期获得投资者认可,基金公司应该把发展重心放在提升基金投研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上,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回报和良好的持有体验。”

  “降费实际上也是倒逼整个行业向买方模式转型,摒弃原有的一味追求规模的发展方式,无论是头部基金公司还是 中小基金公司都应当思考如何才能实现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持有人的双赢。”盈米基金研究院表示。

责任编辑:韦子蓉

  春运首日,山东交运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内人流不息。

  有报告显示,今年春运期间,热门旅游目的地向广州、三亚、西双版纳等暖冬城市“南迁”。各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放,南方航空在海南市场安排加班超800班;东方航空投优投精运力,新增海南航线、云南省内航线等热门旅游航线。

  记者:这还会再长大吗?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王成勇表示,13部《蓝皮书》突出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注重综合研究和数据分析,凸显专家观点和学术视角,真实记录了甘肃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辉煌成就,勾勒了甘肃各领域的现实走势和未来趋向,浓缩了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为有关方面认识省情、研判形势、制定政策提供了贴地气的参考。

  报道称,商业大亨、兰桂坊的创始人盛智文说,这些变化意味着香港可以“再次在世界上引人关注”。

  演讲中,张文宏列举了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在新冠大流行高峰期第一波的多项数据:美国延续5个月,峰住院人数146328(万分之4),粗病死率1.8%;英国3个月,峰住院人数20065(万分之2.9),粗病死率1.13%;新加坡5个月,峰住院人数1442(万分之2.4),粗病死率0.06%;中国香港4个月,峰住院人数11646(万分之15),粗病死率0.67%。

许晏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