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巴以冲突不能无限继续,停火止战刻不容缓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3 15:34:37

  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5月30日,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召开期间,中阿双方就巴勒斯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发布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详细阐述了中阿达成的21点共识,包括谴责以色列侵犯拉法城和强制迁移巴勒斯坦人民的计划、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呼吁召开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等内容,全面重申了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公正立场,体现出中国为阿拉伯人民仗义执言的大国担当。

  截至5月底,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7个月有余,造成加沙地带12.5万平民死伤,其中包括超1.4万名儿童丧生。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加沙地带84%的卫生设施、92%的主要道路、80%的学校被摧毁或损坏,75%的人口流离失所,一半以上的人口处于饥荒的边缘。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救援则频频受到以色列军事行动的干扰。联合国官员日前警告说,该地区的人道主义行动已接近崩溃。

  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立场和声音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今年4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获得了12票赞成,但被美国一票否决;5月10日,在美国和以色列等少数国家的反对下,联大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仍以143票赞成的绝对优势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5月28日,西班牙、爱尔兰和挪威三个欧洲国家分别宣布,从即日起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迄今为止已有近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国际社会的上述种种表态证明,落实“两国方案”是人心所向、正义所在。

  尽管巴勒斯坦人民的遭遇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同情,但巴以冲突依然在螺旋式升级,以色列进攻拉法的步伐也没有放缓的迹象。以色列政府的强硬立场固然是其直接原因,但美国在背后的支持与纵容同样难辞其咎。就在世界各 国纷纷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之际,美国却在联合国接连投票反对呼吁巴以停火和巴勒斯坦“入联”。不仅如此,美国还向以色列输送了大批军火,为巴以冲突的持续升级火上浇油。继去年11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价值143亿美元的对以色列援助法案之后,上月美国国会众议院又通过法案决定给予以色列高达26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5月26日以军空袭拉法难民营造成45名平民死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表示最强烈谴责,但白宫却声称以色列未越过“红线”。美国的这一表态无疑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背道而驰,而且将为以色列未来开展针对平民的更大规模军事行动大开“绿灯”。

  客观地说,作为世界大国的美国在巴以问题上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同时也对加沙当前的人道主义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之相对,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则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平与正义的一边,反对一切针对平民和民用设施的暴力袭击。就在《声明》发布之际,中国宣布将在前期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基础上,再提供5亿元人民币援助,支持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和战后重建。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议开幕式上指出的:“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正义也不能永久缺席,‘两国方案’更不能任意动摇。”推动停火止战、局势降温是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也是国际社会应当承担的道义责任。中国将继续坚持与阿拉伯国家站在一起,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贡献自身力量。

  1月29日,“稳就业、送岗位、保用工、促发展”2023年襄阳市“春风行动”暨“书记市长现场送岗+局长组团直播带岗”新春大型招聘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当天活动,线上线下共有800余家企业,提供4.5万个岗位,吸引求职者3.7万人。此外,当地人社部门还出动了“春风行动”选岗服务大篷车120余辆,一辆辆满载返乡人员的就业“选岗大篷车”,开进了当地企业,助力务工者与企业对接。

  在鹰潭市月湖区香山社区,做了10余年媒人的郑建妹被培训班上讲述的一桩血案触动——有男子在给了22.8万元彩礼后,疑似因未婚妻悔婚将其杀害。“做媒不仅仅是撮合,也要承担社会责任。”郑建妹说,比起彩礼是否丰厚,她现在更关注新人能否长久。当了25年媒人的祝新凤甚至甘当榜样——2022年“零彩礼”嫁女,还陪嫁了一套房产。在她看来,老思想是该变变了,只要新人幸福就好。

  随后,各地加快了对于各类违规校外培训机构的查处整顿步伐。

  凌晨1点50分,在一声声“借过下”中,老谭终于艰难地巡查完两遍车厢,回到餐车的休息位,靠在椅子上闭目休息。他认为40多个小时长途列车,只有能吃能睡,才能保持精力干好工作,毕竟3小时后反诈宣传工作又开始了。

  (可别说,姆巴佩中文说得还真有模有样。)

  三是紧盯重点区域,提升农村地区运输保障能力。指导各地充分发挥大型骨干寄递物流企业作用,健全完善春节假期应激运输保障方案,强化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等区域人力、运力调配,及时补充运力缺口,畅通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确保各类重点物资及时送达。

陈世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