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们会怎么看电影?上影节开出“未来影院”新单元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8 06:27:02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 (任新月)“未来影院”会带来怎样的观影体验?未来人们会怎样“看电影”?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出了“未来影院”的全新单元,用实景模拟给出了一个前瞻性的答案。

  “未来影院”以“科影融合”为主题,依托AR、VR、MR等多种影像技术策划,精选国内外近26部XR领域的重磅佳作,让影迷“破”屏“入”画,以第一视角走进影像世界,身临其境感知场景变化。在现场,记者看到不少体验者,头戴虚拟VR设备,在体验区内小范围移动,在空无一物的前方做出“左右滑动”“上下抓取”“点击”等屏幕互动性动作。

  “比起传统的观影模式,虚拟VR创作的影像世界更具真实感,交互性也更强。”影迷林铭洁是第一次体验跟随视线移动的VR设备,全景式的观感令她惊奇。从事虚拟VR产品开发的外国友人Emilla是今年上影节的特邀嘉宾,在“未来影院”上,她体验了由中国导演费晨仪开发的一款MR作品—《种子指挥家》。“虚拟现实技术蕴含着无限的开发潜力,未来影院很好地呈现了技术带来的变革,在这个作品中,观众通过搬运箱子与植物世界建立联系,成为影像世界的创造者。”Emilla说。

  近年来,沉浸式虚拟现实的市场正在迅速增长,根据《2022年沉浸式娱乐行业专题分析》报告,自2017年起,全球沉浸式娱乐技术市场持续保持着年均7%的增长率,2021年沉浸式行业市场规模高达200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448亿元。

  目前,虚拟现实在文旅消费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爆款作品层出不穷,在口碑和商业表现上均有不俗成绩,其中,以奇幻冒险为题材的国潮作品《唐朝诡事录》(第一季)豆瓣评分7.9,线下全感剧场人气火爆,联动主题文创,掀起了一阵国潮文旅热潮。

  《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的开发公司、星瀚互娱(深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祎晨告诉记者,目前MR、VR或元宇宙的市场处于迈向成熟化的发展阶段,市场潜在需求量大,但具备商业变现能力的成熟产品并不丰富,爆款文旅产品要为消费者提供符合预期的娱乐体验,还要相应地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

  在产品研发阶段,杨祎晨认为应 当技术“瘦身”,删减掉不适宜文旅场景的无效技术,为全年龄段的游客提供友好服务。“新技术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炫技而本末倒置。从商业化角度来看,未来MR、VR领域的硬件和算力提升一定会激发出更多的文旅消费场景。”

  虚拟现实技术会替代现有影院,成为未来影院吗?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执行主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游戏设计系主任刘跃军表示,VR技术能表达想象的世界,创造具有真实感的体验,传统电影与VR本质上都有价值,不同的是电影需要一个固定的空间,而VR可以像手机等移动设备一样,随时随地使用,非常接近游戏的体验。去年,刘跃军导演的《沉香VR》入选威尼斯电影节XR竞赛单元,得到国外同行赞誉。

  汝女士是上影节的忠实影迷,在她看来,虚拟VR体验的是场景的氛围感,看电影则更侧重情节叙事,电影的复杂叙事能力是目前虚拟VR作品难以企及的,期待未来虚拟VR与电影优势互补,带来更丰富的视听感受。(完)

  2022年,余杭区GDP总量为2651.3亿元,同比增长仅1%。该成绩被宁波市鄞州区反超,打破了余杭区连续四年获得“浙江省第一区”的纪录。同期,杭州的GDP增速也仅为1.5%,GDP总量被武汉反超。

  当下的考研似乎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

  李言荣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时,组织系统人员曾评价李言荣,“熟悉学校教学科研特点和规律,工作思路清晰,具备丰富的院系工作经历”。对于高校治理,李言荣同样有自己的思路。

  “住房消费需求支持的提法,在这两年都有,但此次提及并非老生常谈。”严跃进进一步分析称,此次提及住房消费需求,是基于2022年房地产市场大降温的背景而提及的,针对性更强。唯有把住房消费需求提振了,其他房地产的问题包括头部房企金融风险问题等,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em data-scene="strong">美国政府执法成本不断上升。</em>UFLPA的“有罪假定”要求所有与美国发生贸易关系的经济主体“自证清白”,这势必增加进口审核环节。为完成审核,不仅需要大量执法人员审核企业提供的相关证据,还需要购买和维护相关设备,这无疑会增加执法成本。美国是世界第一进口大国,2021年进口额达到2.891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进口规模,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已申请7030万美元用于扩充工作人员,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该法案能够实施,然而这远不足以应对巨大的工作量。

  除了在乌克兰问题上栽赃中国,美方还翻炒起“新冠病毒溯源”问题的“冷饭”。据《华尔街日报》26日报道,根据最近提供给白宫和国会的一份机密情报报告,美国能源部已得出结论,认为新冠病毒“最有可能是意外从中国实验室外泄的”。报道称,此前能源部对此的结论是“不确定”。不过,美国官员未透露导致能源部改变立场的新情报和分析的细节。

张维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