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公交驾驶员身心健康避免“带病行车”?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5 07:31:45

  阅读提示

  公交驾驶员突发疾病导致事故时有发生,其健康保障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除了颈椎腰椎疾病,公交驾驶员还常面临胃肠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健康问题。专业人士建议,通过组织健康体检、设立健康驿站、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等,保障公交驾驶员群体的身心健康。

  5时50分,张波(化名)准时来到公司,检查车况,接着将车开到发车点。6时10分,随着车辆缓缓驶出站台,一天的工作开始了。35岁的张波是一名公交驾驶员,从业9年多,他每天的工作是在这条17公里的线路上联结起42个站。

  今年4月,江西南昌发生一起公交车撞人事故,51岁的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突发心脏不适,失去意识,导致3人不幸死亡7人受伤。此前,公交驾驶员突发疾病导致发生事故的情况也不时出现。公交驾驶员的健康保障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面临多种健康问题

  张波驾驶的公交车线路一般单程用时1小时,赶上高峰期需1.5小时。每天18时40分,结束末班车行程,张波将车开到收车点,结束一天的工作。

  “一天在车上的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工作到第三四年时,颈椎开始隐隐作痛,有一回连续痛了一个多月,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颈椎变形。”张波说。

  29岁的任杨洋已有8年公交驾驶经验。每天在车上约6个小时的她,逐渐感觉到颈椎腰椎不适,“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通病,有时候颈椎病犯了后背都动不了。最近总觉得腰椎不舒服,只能下班后到按摩店针灸缓解”。

  记者了解到,除了颈椎腰椎疾病,公交驾驶员还常面临胃肠疾病、代谢综合征、脂肪肝、前列腺疾病等健康问题。

  无法按点吃饭,是很多公交驾驶员肠胃不舒服的原因。“吃饭时间不固定,经常工作到13时甚至14时多,晚班有时到21时、22时才能吃上饭。长期饮食不规律,身边不少驾驶员都有胃病。”任杨洋说。

  由于单位没有食堂,张波上班时一般带些头天晚上炒的菜,中午再用与其他驾驶员合买的电饭煲和米,在调度室煮饭。

  “我们的吃饭时间不固定,有的线路吃饭时间相对充足,一般有20分钟~30分钟,有的线路时间紧张,吃饭像打仗一样。”张波也因此落下了肠胃不好的毛病。

  张波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线路,驾驶员如提前完成任务,剩余时间可用于休息。但如果超出规定时间,就没有时间休息。

  有单位近10年未组织体检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周立金表示,与其他驾驶员不同,公交驾驶员久坐时间长,且驾驶时容易发生共振,振幅大、能量也大,椎间盘容易受到压迫,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颈椎、腰椎疾病。

  曾从事公交驾驶工作的王先生表示,除了时间紧张,这个行业的辛苦还在于精神高度集中,心理负担较重,“行程安全直接影响收入,一旦出现乘客摔倒以及剐蹭等交通事故,都要扣驾驶员的钱。而且每天重复跑一条线路,也易产生倦怠感”。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交通主体,公交驾驶员安全责任重大。但是,也有公交公司忽略了对驾驶员健康的关注。王先生表示,从业近10年,公司从未组织过体检,“很多驾驶员也缺乏主动体检的意识,不到情况严重时一般不去医院”。

  “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王先生说,2022年,他的一位同事驾驶车辆时突然晕厥、口吐白沫,当时正值早高峰,车正在下大坡,车上坐的都是学生,好在晕厥前的一刹那,驾驶员紧急拉住手刹,才没有造成安全事故。

  据了解,河南省总工会自2022年起连续开展“体检送温暖”职工健康服务专项行动。河南省职工医院统计的3600名公交驾驶员的体检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率达67.93%,脂肪肝检出率达52.28%。此外,甲状腺结节、代谢综合征、血压增高等项目均高于该省参检职工平均检出率。

  河南省职工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冯翔认为,对于公交驾驶员群体来说,应重点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糖脂代谢性疾病、超重和肥胖等健康问题。此外,还有在一些男性公交驾驶员群体中,常见久坐憋尿等不良习惯导致的前列腺疾病问题。

  多举措保障公交驾驶员身心健康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100万名公交司机,每天承担着1.9亿人次的公交出行。

  “公交驾驶员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他们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也直接影响乘客的人身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冯翔建议,应为公交驾驶员每年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各级工会可以以送温暖的形式,将体检服务送到缺乏保障的一线群体中。

  任杨洋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公交公司每年都会安排驾驶员体检,每月举行一次安全知识讲座,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记者了解到,有的公交公司为患有高(低)血压、血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驾驶员建立专门名单,采取单独教育、家访谈话等方式,加强管理。此外,驾驶员出车前,车队管理人员及调度员会对其身体状况严格把关,要求驾驶员若遇身体不适或疾病及时汇报,严禁带病上岗。

  一些公交公司为鼓励驾驶员参加体检,还对无故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驾驶员,在岗位资格证书年度审验时不予通过。在心理方面,开发驾驶员心理适宜性测评系统,并为驾驶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周立金提醒,公交驾驶员也应提高健康意识。同时,公交公司要为驾驶员群体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设备,减少因硬件条件不 足导致的

  中国政府的重大政策转变引发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他们在中国采取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和开放政策时均采用了负面叙事,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三年来,中国有效应对了五轮疫情冲击,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动态清零”政策在中国成功发挥作用,并为当前的政策调整创造了条件。尽管一些国家宣布新冠疫情已经结束,但病毒仍在几乎所有国家传播。

  从全行业险企的偿付能力来看,根据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纳入审议的181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2%,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9.7%。这两个指标相对2021年四季度末分别减少了20.1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

  这项协议主要为“推进日本自卫队和英军部队的联合训练,让部队顺畅往来”,其中提到双方允许彼此驻军,英军可驻扎在日本领土,日军也可驻扎英国,双方还允许“在任何一国受到任何攻击时,进行联合防御”。外媒指出,这类似于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的协议。

  据悉,铁路上海站当日增开至云贵、川渝等方向列车42列。从目前车票预售情况来看,当日该站前往长三角、江西、广东、津京、山东方向仍有部分余票,其余方向车票较为紧张。该站还将根据客流实际,精准实施“一日一图”,通过加开列车、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适时增加运力。

  正文包括六个部分:一是编制依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行动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二是编制原则。按照《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根据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结合监管实际,经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后,确定列入《清单》的新污染物。三是管控要求。按照《意见》有关要求,对列入《清单》的新污染物,应当采取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四是部门职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各级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以及海关,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对新污染物的管控、治理。五是动态调整。按照《意见》有关要求,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六是生效日期。按照《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相关规定,《清单》的生效日期为2023年3月1日。

  一是加强人员防护。做好员工自我健康监测,如有相关症状要及时报告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员工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引导顾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再测温和查验健康码。

王志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