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美元下亚洲货币承压,离岸人民币逼近7.3、日元或再创新低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24 02:44:48

  美联储降息时间点一 拖再拖,交易员似乎短期内已放弃了做多亚洲货币的幻想。

  6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96,调贬4个点,创下近半年来新低。尽管如此,中间价相较于模型的偏离度仍接近1000点(调强),显示了央行的维稳意愿。截至当日收盘,美元/人民报 7.2613,接近2%的波动区间,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2905,逼近7.3关口。

  亚洲市场中承压的远不止人民币。截至21日,美元/日元报159.775,日元即将跌破4月创下的历史新低(160.04)。交易员普遍认为,日本央行迟迟没有再度加息,短期内日元继续承压,并会压制整体亚洲汇市的情绪。

  强美元短期仍难反转

  美国近期的通胀数据有了向下的迹象,但在劳动力市场强劲、核心通胀仍具黏性的背景下,短期仍难改变较低的降息预期,这也导致美元指数迈向106附近。

  6月12日公布的美国5月CPI同比涨幅从3.4%降至3.3%(环比仅为0),超级核心CPI月率两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不过考虑到美联储需要观察连续2~3个月的数据,美元指数短线走跌下破104后迅速拉起,目前再度向106发起进攻。

  “经历了几次通胀数据走弱和零售销售放缓之后,市场又回到了对年底前降息1~2次的预期,但在9月之前降息的可能性很小。”嘉盛集团全球研究主管韦勒(Matt Weller)对记者表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仅为10%。毕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6月议息会议后还发出了相对鹰派的声音,强调最近的数据尚未让美联储更相信通胀正在接近其目标;美联储还上调了2024年和2025年的核心PCE通胀预测。

  欧元也积重难返,加剧了美元的强势。6月初,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BP,但法国大选的不确定性拖累了欧元。“如果投资者不降低政治风险溢价,欧元/美元不可能会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在法国6月30日第一轮议会投票之前,欧元很难有起色。”韦勒表示。

  日元再迈向新低

  近期,非美元外汇市场颇为疲软,尤其是亚洲货币。

  “亚洲货币疲软,这一问题成为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讨论的焦点。我们已经看到日本的外汇干预、印尼加息以稳定货币,以及韩国和马来西亚政策制定者对外汇的评论增多。”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 (Eric Robertsen)对记者称。

  他认为,对亚洲货币来说,国内基本面在外部因素面前似乎显得次要。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减弱继续支撑美元走强,虽然许多亚洲经济体目前经济增长和通胀都较为理想。在新兴市场货币中,只有墨西哥比索在2024年对美元的即期回报为正,即使是此前受到追捧的印度卢比也仍在努力缩小前期对美元的跌幅。

  罗伯逊认为,市场将屏息以待,直到美联储认为降息条件已经满足为止。在此之前,亚洲汇市仍可能集体承压。

  今年以来,日元是亚洲汇市中最弱的主要货币。尽管日本央行加息,但日元却每况愈下,4月末对美元跌破160大关。随后日本央行入市干预,美元/日元一度回到150附近;在6月14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保持目标利率为0~0.1%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并表示将在7月会议上发布关于未来1~2年减少购买日本政府债券的计划。然而,这对日元汇率未起到作用,目前日元又即将对美元跌破160大关。

  瑞银方面告诉记者,日本央行已从此前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转向不主动使用购债作为量化调整工具。而量化紧缩仍是利率突然波动情况下的应对方案,可能以渐进的方式进行。该机构预计,日本央行可能将未来一年的月度购债规模削减约2万亿日元至4万亿日元。基于此,日本央行的政府债券持有规模每年将缩减约3%~5%,这或意味着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的上行空间将被限制在10~15个基点。

  之所以日元无动于衷,瑞银认为,现在日本经济复苏速度可能不及此前预期,因此该机构将日本央行首次加息时间点从7月推迟至10月。

  考虑到日元贬值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机构普遍认为日本央行可能在政治压力下支撑日元。上调可再生能源收费等政策调整则可能阻碍通胀降温。同时,春季工资谈判结果强于预期有望在夏季过后支撑工资与消费。野村日本首席经济学家森田京平对记者称,目前维持对日本央行于10月加息的预测。

  “日元汇率再测试160,预计日本央行可能要到165~170时再出手干预,这也将导致亚洲货币一时集体承压。”刘杨告诉记者。

  离岸人民币逼近7.3

  过去一周(6月17日~21日)里,人民币整体偏弱,5天均是小幅贬值态势,特别是上周四(20日)开始,离岸市场出现明显跌幅,并带动在岸市场调整,周贬值达0.09%。

  罗伯逊表示,未来6个月人民币的外部环境可能更具不确定性,“美国大选后的前景取决于下一任总统是谁,目前我们预计拜登总统将在选举前采取越来越强硬的对华立场。”

  上周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多,市场重点关注陆家嘴论坛上中国央行的表态。

  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称,中国应对外汇市场波动的经验已经更加丰富。今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渐转向,美元升值动能减弱,国内外的货币政策周期差趋于收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和跨境资本流动平衡,扩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但同时强化预期引导,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潘功胜表示。

  “从表态来看,预期稳定依然是后续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考量,考虑到离岸市场的波动,预计央行短期仍将维稳在岸市场。但短期人民币走势预计难言乐观,本周区间可能在7.24~7.29。近期还需要重点关注日元走势,从日元走势来看,近期重回160附近,且6月20日日本再次被美国纳入了汇率操纵国的监视名单,预计短期日元仍将维持跌势。”南银理财研究部负责人王强松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1月1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元旦贺词。他先回顾去年,表示在2022年与大家一起谱写香港的新篇章,包括在疫情下稳步复常、不少国际盛事及大型活动有序及安全进行,整体社会气氛越来越好。2023年,特区政府有两大目标:一是让市民的生活尽可能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情况,随着特区政府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并逐步有序通关,经济活动会快速恢复,预期消费活动会上升许多,各行各业对前景都感到乐观,准备捕捉经济复苏的良机。其二,李家超表示会全力落实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工作,排解民生忧难,建立健康活力、关爱共融的宜居香港。他同时谈到通关,称香港与内地通关一定要内地同意,内地与香港都希望尽量减少经济活动和人文往来的任何限制。

  据英国《卫报》1月2日报道,一项覆盖2061名英国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有16%的受访者因为难以预约到全科医生,而不得不“给自己看病”或找非专业人员进行治疗。该调查还发现,有11%的英国人不得不支付私人医疗的费用,这个调查结果与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致,即不少英国人只能请私人医生,这说明英国患者越来越难以获得国家公共医疗服务。

  国内各大目的地城市也开始走出疫情的阴影。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3年元旦假期,洛阳、西双版纳、哈尔滨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西安、宁波的酒店预订量同比涨幅也分别达到862%和451%。此外,冬季热门的长线游目的地三亚、昆明和哈尔滨均进入热门目的地榜单前十。

  “我们加大了电煤运力的倾斜力度,重点保障防城港、铁山港、孔良、贵港等站点电煤装车需求。”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相关负责人龙剑良介绍,自2022年12月7日以来,广西铁路部门电煤日均装车980车,全力做好冬季电煤保供运输,保障了各电厂的用煤需求。

  在陕西省延长县,6个苹果主产区试点在“保险+期货”基础模式中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现货收购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推动解决苹果销售难问题,稳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元旦期间,城市周边游、近程游、休闲游仍是主流,冰雪、温泉、逛乐园、游湖、露营、围炉煮茶、酒店剧本杀、街区休闲、古镇漫游、看烟花、登山等高品质玩乐体验受到年轻人青睐。中远程旅游稳步复苏,长三角、珠三角成为西南、西北、中部地区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客源地,三亚、西双版纳、昆明、厦门等地成为北京和东北三省游客“避寒跨年”主要旅游目的地。

王柔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