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海洋声学国际会议在哈工程召开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01 09:52:00

  中新网哈尔滨5月30日电 (霍萍)30日,2024中国海洋声学国际会议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幕。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海洋声学科学等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展示海洋及水下声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中国海洋声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1953年建校之初,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声呐专业。

  近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重视海洋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开启了海洋科技国际合作新篇章。学校积极组织海洋声学领域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带动海洋工程领域技术融合,积极为培养海洋声学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地、引领智慧海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海洋声学国际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教授发起,分别在2016年和2 021年召开了两届,为致力于全球海洋科学与技术的专家学者搭建海洋声学领域合作交流的平台,推动全球专家学者携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共创全球海洋科技事业的新辉煌。

  本届大会以“海洋声学的开拓与创新”为主题,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愿景。大会为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分享研究成果的渠道,期待大家通过会议,深入讨论海洋领域热点问题,促进潜在合作,推动海洋声学领域研究和技术的发展走向深入。

  为了促进新时代声学人才培养,培养可靠顶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丰富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作为会议的重要内容,还将举办2024年“海蓝杯”第三届声学应用研究与设计大赛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与海洋技术创新竞赛(H2O)两场学生科创比赛。重点展示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团队以及公司和初创企业在海洋工程、海洋信息以及水声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想法、科技创新作品和项目产品。(完)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8月28日,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了2023年版标准地图,这是中方依法行使主权的例行性做法,希望有关方面客观冷静看待,不要过度解读。

  [外媒:朝鲜航班3年来首次降落北京]据法新社22日报道,该社记者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班到达指示牌上看到,一架朝鲜航班抵达北京。报道称,这是“3年来朝鲜首架国际商业航班降落在北京”。

  张薇介绍说,以往在与专家对接支付讲课费时,都会清晰标注费用类别和公司名称,但有些专家却很“避讳这种方式”,表示不愿意留下任何书面形式的收款证明,只接受现金,要求他们“通过另外的渠道将钱从公司套现出来”。张薇告诉新京报记者,讲课费是公司统一制定的,从公司角度来看,这种套现形式是不合规的。“但为了与专家搞好关系,也只能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

  李淳告诉新京报记者,首席合规官作为核心管理层岗位,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收益,其设立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对合规的理解,以及是否接受严格监管的意愿。

  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由吴汉圣担任。吴汉圣生于1963年,二十届中央委员。出任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前,吴汉圣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

  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第101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92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4次发射。

潘豪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