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企业家峰会为两岸企业交流合作创造了新机遇”(两岸观察)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16 09:16:53

  11月14日至15日,以“新格局中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在江苏南京举行,两岸企业家峰会双方理事会成员、会员,两岸企业家、相关专家学者约800人相聚扬子江畔,深入探讨两岸企业家如何把握新发展格局,推动台企融入大陆内需市场,深化两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

  来自台湾台中的蔡如瑜,2017年跟随妈妈来到大陆做茶叶生意。她认为,中华茶文化是密切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也是两岸共同的宝贵财富。喜欢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蔡如瑜,准备在茶叶礼盒包装上将台湾的茶文化元素与大陆的非遗文化元素巧妙结合在一起。她说,希望通过这种方 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我会继续挖掘两岸茶产业的潜力,推动两岸茶文化交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共享这份美好而醇厚的传统文化盛宴。”蔡如瑜说。

  “作为峰会的参与者,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小组发言人员所作的报告非常实际,从中可以切身感受到两岸企业家对两岸融合发展的迫切希望。他们的发言给了我很多的参考与借鉴。”在江苏南京创办创业基地的台湾企业家钱振汉来大陆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多年来,他为两岸企业发展与融合搭建了交流平台。钱振汉告诉记者,他们的基地一直是两岸融合的基地,有台企也有陆企,两岸企业在一起融合发展。今年,已经有近十家台企入驻基地。钱振汉希望两岸同胞在更深度的融合发展中一起打拼、奋斗,也希望更多的台湾企业在南京等地落地生根,获得发展。

  两岸企业家峰会发端于江苏省南京市的紫金山峰会。2013年7月,两岸分别在北京和台北成立了两岸企业家峰会理事会。2022年12月,两岸企业家峰会永久会址启用仪式在南京举办。如今, 两岸企业家峰会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两岸企业界交流合作平台。

  峰会成立十年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务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两岸企业家的热情响应和踊跃参与,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十年来,两岸贸易总额接近翻番,两岸企业家峰会合作模式不断创新拓展。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在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峰会坚持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走深走实,积极促成台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到大陆投资设厂、增资扩产,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台企产品获得大陆市场准入等。

  “很开心看到峰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企业家加入,这让我有一种传承的感觉,就是前辈不断引领我们这些青年一起创造辉煌。”这是台湾青年廖子瑄第六次参加两岸企业家峰会。谈到两岸企业家峰会这十年来的感受时,她认为,峰会为两岸交流合作搭建了宽阔的舞台,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廖子瑄,常把自己比喻为“农业经纪人”。在她看来,不管是推销出去的农产品或包装推介出去的农民新形象,都是自己用心打造的作品。廖子瑄为两岸农民交流合作搭建起“桥梁”,帮助许多台湾农民来到大陆与当地的农友进行沟通交流,并把台湾优质农产品带到大陆。廖子瑄说:“2017年大陆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打开了新格局。现在的农村不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种植,而是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可能。两岸农创青年的融合可以带来更多可能,打造出更美好的生活,呈现高质量发展。”

  经过20年发展,南浔在接轨上海过程中,从“跟跑者”努力成长为“并跑者”,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领跑者”,用“弯道超车”的新路超越思维,打开发展新格局。

  谈及此次合作,海信商显海外负责人Ray Guo表示:“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典型代表,海信持续加强在显示领域的应用拓展,B2B产业出海更是海信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我们很高兴与微软达成生态合作,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及技术,帮助海信在全球市场和世界舞台,不断提升影响力、品牌力和竞争力。”

  报告明确,云南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

  1月11日,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南昌开幕,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晒出该省五年“成绩单”。

  直播已经成为产业带清库存重要手段。在浙江湖州织里童装产业带发现,当地批发市场档口门店大部分已经放假,门口贴着“1月9日放假,线上开业,可进淘宝直播选购”、“1月10日起淘宝直播间见”这样的通知。

  全程参与了专项调研的全国政协常委徐晓表示,调研组在福建、浙江等地深入走访了快递外卖企业、电商平台、配送站点等,与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交流意见,广泛倾听行业协会、企业负责人以及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各方声音。调研组提出的推进快递外卖服务设施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完善适应新型灵活用工模式的保险体系等意见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并在随后的政策制定中予以充分体现。

李怡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