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算数总是马虎出错?专家出招

来源: 股城网
2024-06-03 11:04:09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韦香惠)“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在孩子学习和做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多家长称之为孩子马虎。

  “马虎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但是这么普遍的现象却从未被科学对待过。” 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表示,马虎的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反映了孩子在大脑中构建的学习系统出现了问题。

  5月31日,中国新闻网走进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开展“少年不烦恼”——“六一”儿童节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进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宋少卫详细分析了马虎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宋少卫提出“积极学习系统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发形成的学习操作系统,由识别驱动、语义解析、逻辑加工、价值决策和程序定制五个模块构成,是学习知识、技能和形成个人价值观的底层支撑载体。

  宋少卫表示,这套系统的机构就像电脑操作系统一样存在于每个学生的大脑中,支持学生完成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通过识别关键信息、建构知识库以及做出价值决策,从而更高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例如,字母b和d分不清,数字6会看成9,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识别与驱动机制。“小学一、二年级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区分形近字或者字符,但有些家长不会放在心上,当成孩子没看清或者没细看就忽略过去,导致孩子的大脑系统里对于这部分信息识别不够清晰。”

  宋少卫表示,识别与驱动需要形成闭环,才能够处理这类问题。他向在座的同学提出建议,如果数学经常出粗心马虎,平时可以做一些读题训练,如果读 的时候不顺畅,就说明大脑里的系统已经开始报错,对于这些信息就要加强注意力训练。

  在马虎的问题上,宋少卫特别指出“价值观偏差型马虎”。这类学生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努力程度或能力水平上有欠缺,而是把马虎当作好用的挡箭牌。

  对于有这种情况,宋少卫表示,只有改变学生内心对马虎的价值判断,认识到马虎是能力差、不用功,学生才会真正愿意改变,接受提高信息识别、逻辑加工等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来努力消除马虎。

  在宋少卫看来,学习出现问题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建立学习系统的思维,从而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实现理想的学习成绩。(完)

  安徽医科大学共有62个寝室全员考取2022年研究生的消息曾引起众多媒体广泛报道。该校学工部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学校在2021年也有57个本科生寝室全员考研成功。

  余杭区位于杭州市西部,由于离杭州市中心距离较远,一直以来,余杭区居民习惯将杭州市其他区称为“杭州”,而将自己认同为余杭。如今,这一习惯逐渐改变。

  据了解,中国确实在2019年释放了古力巴哈尔,但劣迹斑斑的古力巴哈尔并未说出事实真相。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京召开的第四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实录,古力巴哈尔及其丈夫阿不都克里木·海提瓦吉均系分裂组织“世维会”成员。2006年,古力巴哈尔携长女古丽胡玛尔·阿不都克里木、次女古丽尼盖尔·阿布都克里木,持中国护照出境,与以“政治避难”身份定居法国的丈夫共同生活,其间曾参与反华游行。

  从地缘政治层面来看,沙特常与伊朗争夺地区话语权,将其视为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并高度警惕伊朗核项目的发展,多次出手削弱其地区影响力。

  他说,“要让高校形成合理的办学定位,首先要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加大研究生推免改革的力度,推进申请审核制,即由学生自主申请高校,高校对申请者的大学学业成绩、学术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研究员刘尔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当下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支柱地位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但制造业一直面临着人才缺口。

林哲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