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医学大咖哈尔滨交流眼科技术创新与发展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10 08:53:41

  中新网哈尔滨6月7日电 (记者 姜辉)6日至7日,第十二届中俄眼科国际学术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来自国内外的知名眼科专家学者聚首冰城,其中包含俄罗斯眼科学会主席,俄罗斯涅日国立医科大学、乌法大学、费德洛夫眼显微外科综合体的眼科专家以及中国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等资深教授和杰出青年,会场大咖云集。

  会场内容涵盖中俄时段、医工联合时段、病历演讲大赛以及专家顾问团点评时段等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形式,全程英文展现,与会医生尽享一场令人难忘的学术饕餮盛宴。

  开幕式由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三病房主任李志坚教授、二病房于旭辉教授主持,哈尔滨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哈医大一院眼科党总支书记张弘教授致欢迎辞。俄罗斯眼科学会主席马鎏金、中华医学会眼科学 分会主任委员姚克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季勇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教授致开幕词。

  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作为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眼科学术委员会主委单位,自2013年创办中俄眼科国际学术论坛以来,已经走过了11个春秋,邀请了近百名俄罗斯眼科专家与会讲座,并相互输送国际眼科优秀人才百余名。目前,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与俄罗斯多所大学以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联系。中俄眼科国际学术论坛为汇聚中俄眼科领域精英共襄学术盛举提供了重要平台,在加强两国眼科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促进了眼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两国的眼科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完)

  “从早期追求物美价廉的性价比,到上一波消费升级的‘兴价比’,未来则是价值回归到‘心价比’,即整体环境将回归理性、回归真需求。”张婧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这位曾带队支援过湖北的医生原以为,三年前的那段日子是他最艰难的时候,但没想到三年之后的现在,“比那时累三倍”。最近,秦宇红很累,心情也有些差,夜里也常常失眠。

  今天(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2023年春节临近,这是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群众都踏上了返乡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丰富物质文化供应,做好春运出行保障。

  谈到这里,可以看到饺子的名称由于时代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在不同地区,其称呼也各不相同。考察时不要被名称所迷惑,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制作方法。

  “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等,等都成了重症了,到医院里面来接,那我们三级医院的资源总有饱和的一天。”焦雅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所以现在我们也提出来,其实这也是我们三年的一个经验,就是要关口前移,早干预、早治疗,能够防止轻症变重症。”

  20年前,一波关于汽车行业的竞争曾在广深两市之间拉开。与“老玩家”广州多轮交锋后,深圳选择“从零开始”,搭建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生产的汽车产业链。在此时期,深圳引进比亚迪,并争取到全国第一个电动车示范区,新下线的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出租车开始出现在深圳街头。

刘郁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