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楚雄彝绣“织”船出海 千年技艺“活”出精彩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24 01:07:08

  中新社云南楚雄1月2日电 题:中国楚雄彝绣“织”船出海 千年技艺“活”出精彩

  作者 罗婕

  新年伊始,法国巴黎一家咖啡简餐厅内,长3米的白色桌布上,蝴蝶“振翅”、牡丹“盛开”,引得食客赞叹不已。餐厅老板介绍,桌布上独特的刺绣图样是来自8000多公里外亚欧大陆另一端中国云南的楚雄彝绣。

  “在楚雄,针线是孩童的玩具,彝族姑娘们会拿针就会绣花。绣日月星辰、山川大地,万事万物都是绣娘的‘素材库’。”61岁的永仁县彝族刺绣协会会长李如秀告诉记者,手工绣制的每一件服饰都是绣娘们对美的诠释与向往。

  李如秀在楚雄州永仁县直苴村长大,赛装节是当地彝族世代相传 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村里热闹无比,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衣,参加盛大的赛装活动。

  如今,深山中延续千年的赛装节从古老的“乡村T台”走入镁光灯下,楚雄彝绣从“绣品”变“商品”,非遗技艺在传承发展中“活了起来”。

  漫步楚雄彝人古镇,一家家精致的彝绣店铺置于街头巷尾,有的绣品众多,从衣帽首饰到古着藏品,布满整个庭院;有的将绣坊、商品区、私人展览容纳在一馆之内。

  走进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服饰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丽琼的彝绣馆,绣娘们正热火朝天地赶制一批绣品。张丽琼说,“现在彝绣产业发展起来,我们订单不愁,长期签约绣娘百余人,大家都能靠着非遗手艺贴补家用、过生活。”

  楚雄彝绣产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周兵介绍,2016年起,彝绣走出大山,走向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非遗”元素的跨界时尚服装服饰在海内外广受好评。

  “看到这么多人喜欢彝绣,我们的自信油然而生,更加坚定。”周兵表示,随着彝绣影响力扩大,与全国乃至世界的合作渠道逐步开阔。企业代表、绣娘陆续走出国门,受到启发,用国际眼光看非遗发展与传承。

  楚雄彝绣现已成长为亿元(人民币)级产业。截至目前,楚雄州已培育彝绣经营户538户,绣娘5.7万名;建成彝绣车间77个、绣坊260个,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在楚雄州南华县,彝族服饰县级代表性传承人、“00后”陈海燕正为一笔来自法国的墙饰、窗帘等彝绣订单做设计。“起先一位在法华人在展会上找我们定制咖啡厅桌布,受到当地顾客喜爱,他的法国朋友得知后,也来下订单。相信我们的出海之路会越走越远。”

  作为彝绣“后浪”,陈海燕已有五六位同龄伙伴同行,“我们在社交媒体讲述绣娘故事、科普彝绣文化、教学彝绣针法,希望‘千年彝绣’能与互联网碰撞出新‘火花’。”(完)

  <strong>内行星、外行星各有各的精彩</strong>

  2022年12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为141.2点,同比下降11.2%。分结构看,CTSI货运指数为189.0点,同比下降4.5%;CTSI客运指数为50.5点,同比下降40.8%。

  “白鹤滩水电站9号机组并网试验项目全部完成,试验结果正确。9号机组运行状态交还国调。”“收到。祝贺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7/93/8673538942468600477.gif" alt="" />

  杨保全说,为更加有效地保护女性就业平等权,妇女权益保障法将就业性别歧视纳入公益诉讼范围。由检察机关提起反就业性别歧视公益诉讼,比个人诉讼提起更具优势。因此,如果劳动者感觉维权难度较大,可以求助检察机关。

  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平台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零食边角料相关产品在某电商平台销售额为2030万元,同比增长1749.23%。

黄家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