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新技术 为古籍寻找新的“打开方式”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06 08:15:52

  一提到古籍,人们想到的关键词往往是高冷艰涩、皓首穷经。看到90后古籍编辑的办公桌时,这种刻板印象瞬间被打破了——

  年轻人+新技术 为古籍寻找新的“打开方式”

  核对底本、异体字处理、校勘记写法……这些看似无比繁琐、枯燥的流程,广东岭南古籍出版社90后青年编辑周潘宇镝却乐在其中,她期待这家新的古籍出版社正式入驻柏园后,自己可以参与更多更富挑战性的古籍出版项目。

  有“真爱”,才能“做好、做深、做精”

  周潘宇镝眼中的古籍,跟她桌上的萌摆件一样美好。早在中学时代,古诗词就让她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古籍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兰州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她进入出版社成为一名编辑。工作两年多来,她已先后参与了《南海志》《香山志》等地方志的编辑工作。

  “你不觉得古代的文字很美吗?简洁、凝练、优雅。”说到古籍的美,原本寡言少语的周潘宇镝瞬间活跃起来。在她看来,古籍之所以魅力无穷,还不仅仅是因为文字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文字背后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想到古人曾同样在这片土地生活、吟诗、写作,延续着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就觉得无比神奇和伟大。”

  而这些奔腾不息的深层文化密码,就藏在一页又一页古籍中。周潘宇镝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这些文化从古籍中“走出来”,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和阅读视野中。“我做古籍,并没有很大的雄心壮志,也不刻意追求大的出版项目。只要我参与责编的古籍能顺利出版,我就很开心。”

  一部古籍的出版有的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这吓退了很多年轻人,周潘宇镝却从中感受到别样的浪漫。“确实很耗时,但我觉得这本身也是做古籍的魅力之一。”周潘宇镝说,编辑古籍仿若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每次校对、注释都像是和历史人物进行对话,这种感觉是其他工作无法比拟的。

  她表示,很多人以为古籍一定就是艰深的大部头,动辄上百万字读不完也不好读,其实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轻量化、易于阅读的古籍。比如文字优美的《陶庵梦忆》,轻松愉快的志怪小说《酉阳杂俎》,每一本书都让她沉浸其中。

  “古籍可以离普通人很近。比如《随园食单》就是专门写吃的。很多古人的日记、笔记其实什么都写,包括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郊游等。”周潘宇镝表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古籍流传至今,踏着千百年的尘霜而来,依然熠熠生辉,依然能为我们所用。

  “古籍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广东岭南古籍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柏峰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年轻人的参与,让古籍工作焕发新的活力,让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据柏峰介绍,新批复成立的广东岭南古籍出版社编辑团队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去年校招还招聘了5个00后,整体队伍非常年轻有朝气,就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健康有优势的人才结构。“我们去年报的80个选题中,除了一个项目领头的是70后,其他大量编辑团队都是80后、90后,这就是我们岭南古籍社的未来。”

  最令柏峰欣喜的是,她在这些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他们对古籍真正的热爱。“做古籍终究还是有门槛的,也是比较枯燥的,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连入门都很难,更不用说做好、做深、做精。”

  希望翻阅古籍也成为大众的“日常”

  近年来,传统戏曲、国风音乐、古典诗词、非遗工艺、古籍书画、民族民间舞蹈等,不断突破特定圈层,让传统文化不再是“故纸堆”“老古董”,而是变得新潮、时尚、有趣味,收获了更广阔的受众,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

  这也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库》编辑部助理编辑饶栩元的目标。2016年从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她,从事古籍编辑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古籍早已融入她的个性和日常生活。平日里她也会经常翻阅《四书章句集注》等古籍,她希望这种日常并不仅仅是古籍专业人员的日常。也是普通大众日常生活、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跟周潘宇镝一样,受过专业训练的她,对阅读古籍充满了乐趣,“每翻开一页,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在字里行间寻觅着先人的智慧与生活的点滴。”

  随着国潮等文化现象的兴起,传统文化正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这对于古籍出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将古籍中的价值和审美转化为现代社会所能接受和欣赏的形式,成为了她思考的新课题。

  饶栩元认为,虽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可能会有断层和误解,但它们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从小的成长环境既有传统的部分,也有现代的部分。”饶栩元的微信签名就来自《诗经·大雅·文王》,写着“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她幽默地解读:“概括起来就是,人还是要积德。”她认为这句话蕴藏着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并影响至今。

  在饶栩元看来,古籍可以一做再做,永远也做不完,因为每次进入,都是带着新的时代观念和需求对古籍的又一次激活。目前,饶栩元正在着手做新版的《广东新语》,该书是清代屈大均的传世之作,内容从广东的气候地形、名胜古迹,到传说神话、民间风俗,再到诗词歌赋、名人书画,乃至油盐酱醋、花鸟鱼虫,包罗万象,被称为“广东百科全书”。

  “相比中华书局和广东人民出版社之前的版本,这次我们会更侧重突出广东元素,加大对岭南文化的注释和解读。”饶栩元告诉记者,新版的《广东新语》预计在2024年内出版。

  古籍的出版,形式越来越丰富,从简体字文本到节选注译或名家演播的读本,从大字本到口袋本,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像《史记》《论语》这样的古籍,有几十种整理版本并不算多。

  “好的古籍图书形式重要,宣传更重要。”广东岭南古籍出版社负责宣传营销的孟肖告诉记者,古籍社设有专门的文化双创编辑部和数字技术部。接下来,他们会搭建自有新媒体平台,根据不同平台的调性策划选题,把古籍中有意思的故事、知识点提炼出来,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尽量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让古籍“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广府文化

  如今古籍工作已经由传统的文本整理,外延到研究和考据。古籍的生命和价值要想得到真正的转化,就要从单纯的整理走向研究,从研究走向大众。这一点,早已成为青年人做古籍的共识。

  书在,文脉在,文化亦在。近年来,在年轻编辑和年轻作者的助力下,不少出版社都在积极探索古籍出版的专业化与大众化、市场化相结合的可行之道,让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在当下以知识与趣味兼备、形式与内容齐美的普及读物形式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老广新游》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作者王大欣是土生土长的广州80后。2008年,他跟同学一起参与《岭南文库》书系封面的装帧设计比赛,拿到了封面设计奖。这个奖也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

  《岭南文库》是一套全面系统地反映和论述岭南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人物业绩等方面的大型综合性丛书,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编,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迄今出书已逾100种。

  “打开《岭南文库》这套书,会发现里面包罗万象,既有古代文献,也有现代人对岭南历史的研究。如果读进去了,会觉得很有趣,但现实是大部分读者对这样的大部头都会望而却步,只有小部分研究者会去阅读。”怎样才能让这种文献书籍的知识与普罗大众连接起来?对于从小喜欢画画的王大欣来说,最擅长的就是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为此,他组建了“大话国”创作团队。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和团队用画笔追溯岭南文化,出版了手绘城市旅游书《老广新游》《大话广府》、广州城市手绘地图、明信片、挂历等作品。

  他们用水彩画搭配文字,把那些老广州都不一定知晓的地点、建筑,描绘下来,然后做细部拆解详述。就像做生僻字注解一样,引导着读者去看去听老建筑背后的故事,细节里的文化意涵。

  据《岭南文库》资深编辑谢尚介绍,随着越来越多新生力量的加入,《岭南文库》书系也在不断探索市场化的路径,其普及丛书《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已出版228种。还推出了衍生系列《广府文库》,选取典型性、标志性的个案,从小处入手,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广府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

  “出版社对古籍普及读物出版的探索意义重大。”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绚隆表示,无论出版形式如何丰富,决定古籍普及读物品质的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内容。要对内容精选提炼,进行创造性转化,让传统的精神融入当代生活,产生积极意义。

  借助数字化之力让古籍“活”起来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古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古籍的研究、保护、整理和出版,都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但年轻人做古籍,依旧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柏峰表示,这是一个学术性极强的工作,它涉及了古籍整理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注释学,需要进行工作资料的搜集、查访、整理、标点校对,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事古籍出版工作需要跨越高专业性门槛。对于周潘宇镝而言,虽然已经有了坚实的专业背景,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在如何精准把握古籍内容、减少纰漏方面,需要前辈们的指导和培养。“我们这一代的学养肯定不如前辈。但就算有出错的风险,你还是需要去做,在过程中不断地打磨自己。不做的话永远都会处在畏难的心态里。”

  饶栩元也表示,做古籍压力很大。她不仅要确保文字与底本保持一致,还要尊重作者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使版式更规范、更易于读者阅读。“也会涉及自己的判断问题,这时候就要和作者沟通交流。但还是会担心有出错,因为自己的学识有限,也有难免的误差,这个过程压力会比较大。一旦印出来几百上千本,就没法改了。”饶栩元说。

  年轻一代可能没有前辈们那样深厚的学养,但他们有自己的优势——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可以担当重任。

  数字化、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青年人做古籍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古籍在线录入和校对、AI自动句读与文本校勘等技术,颠覆了传统古籍整理的实践,古籍全文检索、文本挖掘与标记、知识图谱与循证等,必将极大地改变古籍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厚重典籍浓缩在方寸之间,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资源,可以有效辅助开展学术研究。这种全新的古籍“打开”方式,借助数字化之力让古籍真正“活”了起来,以新的形式延续生命、焕发光彩。

  如上文所述,根据2021年的数据,四川省人均综合用水量比全国人均水平少127立方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省川南经济区常住人口为1447.3万人。如果川南人均用水缺口与四川整体水平一致,那么川南的人均用水量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增加约18.228亿立方米。如果向家坝灌区工程如预想的每年可以提供17.82亿立方米水量,川南的缺水问题将基本解决。

  从时间线来看,我国从国一升级国二标准用了5年时间,国三升级国四标准用时3年,而从国五到国六仅仅用了2年,从国六a到被称作“全球最严苛标准”的国六b,中间也仅相隔了3年。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我国制定汽车排放标准的时间较晚,但却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国家30年的排放升级之路。

  火车通过江宏新村的铁路道口只需要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栏杆升起,人车再次流动起来,穿过铁轨回家的路上,每个人都会看到:一张黄大发等17人涉黑恶线索的征集通告被贴在江宏新村小区出入口,这里曾是他的发家之地。

  2023年1月,在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郭芳当选副市长,负责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退役军人事务、合作交流、区政、行政学院、人民武装等工作。

  今年2月24日,港媒曝出一个惊天消息:失踪的香港名媛蔡天凤找到了,但已遭杀害肢解烹尸。随后,香港警方拘捕蔡天凤的前夫邝港智等7人,其中前公公邝球、前夫的大哥邝港杰及前夫邝港智三父子,被控谋杀罪;前婆婆李瑞香被控妨碍司法公正罪,前公公的情妇伍志荣、邝港智友人游艇公司职员林舜及潘巧贤被控协助罪犯。

  那时井岗村已经靠着位置优势办起了集体企业,但因经营问题债台高筑。湖北省国资委主管的《当代经济》杂志的一篇文章里提到,1995年前后,井岗村欠下3000多万的巨债,连村里老人的退休工资都要四处筹款发放。

林俊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