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溜达猴”“鲁沙尔高跷”出圈 社火重燃新春年俗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3 07:35:02

  中新社西宁2月22日电 题:“溜达猴”“鲁沙尔高跷”出圈 社火重燃新春年俗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农历春节后半程,中国多地的社火,成为新春“狂欢节”。而在中国西部的青海省乃至更多省区,这一古老民俗在“云端”出圈。

  社火源自对土地与火的崇拜,是中国农村社会在农历春节或庙会期间,以村、社为单位自发组织的兼有迎春、祭神、驱疫和狂欢意义的大型文艺游演。

  甲辰龙年闹新春,在高原古城青海西宁,188支社火队伍、4.4万余人,计划耍869场社火。

  在此间的社火巡游中,“溜达猴”在众多演出人员中脱颖而出,并随着网络传播,在“云端”出圈。

  四岁半的李启勋扮演的孙悟空,被社交平台被称为“溜达猴”。今年的一场社火巡游中,他起初迈着标准的“溜达步”,元气满满,甚至与观众一一握手。但逐渐“没电”,他开启“待机模式”被爸爸扛在肩头,最终彻底“关机”被母亲等人轮流抱在怀里,令人忍俊不禁。

  平常,没有扮相的李启勋会在家中拿着金箍棒或趁手的纱巾等耍社火。李启勋的母亲王生艳说,“李奇勋的爷爷在社火中扮过‘大身子’(即社火中的一种角色),父亲踩过高跷,我们现在想让李启勋耍三年社火,再看适合耍哪种项目。”

  与“溜达猴”的萌态形成反差的,是社火中另一种表演形式高跷。

  2024年除夕前,由中国舞者杨丽萍担任总编导的社火《龙舞》、舞蹈《凤鸣朝阳》,在海内外社交平台 刮起一阵春节风。

  其中,《龙舞》融合非遗高跷、民间舞龙、少儿街舞,以全新视角展示春节社火表演。《龙舞》中高跷表演者大多来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

  “我们从小耍社火、踩高跷,但好像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受过这么高的关注。”李玉龙是鲁沙尔高跷队的领队,“我们参演的队员最年长的三十多岁,最小的只有五岁。几天的录制,展示了技艺,队员们都很高兴。”

  西宁市湟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李玉寿说,鲁沙尔高跷拥有高、悬、巧、奇的特点,《龙舞》中借助高跷把高高在上、直上云天的龙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节目的火爆得益于节目组的创新编排,也契合甲辰龙年春节的氛围。”

  随着中国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古老的社火逐渐式微曾引不少探讨。“《龙舞》的出彩、鲁沙尔高跷及‘溜达猴’的出圈,说明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李玉寿说,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项目需要以创新方式保护、传承和弘扬。

  在社交平台,甘肃兰州的醉关公、山东济南高跷演员“酸妮儿”逐渐出圈,“华人老家”山西洪洞的舞旱船、潮汕地区营老爷跳火堆等民俗,亦“烹调”着浓郁年味。

  旅居香港十多年的摄影师武仲林说,“今年春节四天假期,我每天都在香港拍民俗,如财神踩着高跷送富贵、天后庙前舞龙舞狮,我们下意识想保留、展示这类东西。”(完)

  王章建介绍说,首制国产邮轮分为675个分段,仅邮轮管材技术规则与空间的排列组合就多达1305种。借助邮轮设计,船厂的数字化设计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升级。

  数位受访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环境资源界别的设立,不仅顺应了我国对环境资源的新认知,也是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耕地及能源安全的必然举措。

  今年2月7日, 中国足球协会官网发布《中国足球协会关于“陈戌源接受采访,给自己打9分”等虚假新闻的声明》:近日,有网络自媒体发表消息称中国足协主席接受有关媒体采访。经证实,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近期未接受过任何采访,相关报道内容为虚假信息。

  作为文学作品,读《水浒》就不得不提到北宋那个荒诞的时代背景,奸臣当道,民不聊生。阅读《水浒》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和人文精神会有个很好的认知。

  为研制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从设计规划、工艺工法到现场管理,中国船舶集团(以下简称中船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几乎全面革新了此前的造船技术。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真抓实干做好2023年重点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好既定目标任务,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吴馨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