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陶瓷艺术展开幕 180件陶瓷作品展中华瓷韵之美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2 11:22:06

  中新社 杭州6月1日电(郭其钰)6月1日,以“公望哲匠 心薪相印”为主题的两岸陶瓷艺术展在浙江杭州富阳开幕。

  现场共展出180件来自两岸的陶瓷艺术作品,不仅有当代陶瓷艺术品,还有珍贵的陶瓷文物。70余位两岸艺术家互相交流切磋,以陶瓷为媒促进两岸艺术文化交流,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

  此次展出分为“妙悟薪传”“器以载道”“千杯万盏”三个主题。其中“器以载道”展由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所构成,历史上五大名窑开创了制瓷“器以载道”的先声,亦是宋人“师古而不泥古”文化思潮下的创新实践。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叶国珍潜心研究南宋官窑四十年,是“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中华陶瓷历史文化艺术是海峡两岸一座十分重要的文化桥梁,当前两岸在传统陶瓷制作技艺方面已有相互借鉴,希望通过深入丰富的交流,推动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合作。”

  “千杯万盏”展名源自“酒逢知己千杯少”,该展览聚焦两岸陶瓷艺术家的杯器创作,展出品类涉及柴烧、紫砂、青瓷、釉下青花、釉上彩绘等。其中相较于瓷器的精美华贵,台湾柴烧作品更为古朴自然,别具美感。

  “柴烧是以木材燃料高温烧成,其自然散发的金属光泽,以及天然粗犷的落灰色,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分。台湾的柴烧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带动了独特的柴烧收藏潮流。”台湾陶艺协会荣誉理事长丘永祥希望通过此次艺术展,让两岸陶艺工作者了解柴烧方法,彼此分享经验心得,享受做陶瓷的乐趣。

  来自台湾彰化的邱榆芳是中国美术学院陶艺专业的研究生,即将毕业的她选择来到富阳公望两岸圆缘园创业。她希望把两岸的陶瓷技艺和创意灵感相结合,让陶瓷艺术在年轻一代手中实现创新发展。

  据了解,此次艺术展系2024“公望富春”两岸文化交流周主题活动。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实现旷世合璧。为纪念这次“山水合璧”,此后每年这一天富阳都会举办“公望富春·两岸文化周”活动。(完)

  在空间提供方面,深圳园区“租、购、改、建”四策并用,10个专业化科创园区、60万平方米科研空间陆续投入使用,建成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量子研究院、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和二期、河套国创中心等创新载体,率先承载香港及海外高端科研资源。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已开工建设,将新增30万平方米科创及配套空间,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预计到2035年,共计超300万平方米的科研、产业及配套服务空间将持续供给。

  随着发令笛声响起,近3000名登山爱好者从海拔700米的黄石寨景区入口处出发,拾级而上,步步登高。大家依次经过罗汉迎宾、点将台、定海神针、摘星台、五指峰等景点,最后到达海拔1080米的终点松涛阁,全程3.8公里。刚刚经历过一场降雪的黄石寨,峰林间云雾缭绕、白雪点缀,冬景如画。

  据了解,在以往的离婚案件审理中,一方当事人隐匿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屡见不鲜,加上平日生活中,对对方收入、财产情况不甚了解,导致法院的财产调查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当事人合法权益亦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不畏霸权霸道霸凌,在台湾、涉疆、涉港、涉藏等问题上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秉持公道正义,为推动乌克兰危机和阿富汗、巴勒斯坦等热点问题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在“文明冲突”的喧嚣鼓噪中,倡导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

  <strong>促消费稳投资,多措并举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广州1月1日电 题:新年的阳光充满希望 羊城回归烟火气

何乔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