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之巨亏!62家寿险公司净利润亏140亿,综合投资收益率却飙涨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11 03:37:23

  来源:慧保天下

  截至2月4日,“慧保天下”统计,共有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披露了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2023年人身险公司负债端延续了回暖的趋势,62家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超万亿元,同比增长15.34%,与此同时,净利润较去年减少197.09亿元。

  在业界纷纷将险企净利润表现与投资端“锁死”,凭直觉断定2023年险企投资成绩单必然惨不忍睹时,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的投资收益率数据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2023年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的投资成绩并未像往常一样“拖后腿”——在2023年权益市场持续低位运行的背景下,60家寿险企业综合投资收益率为正,仅有1家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62家险企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35%,与令人大跌眼镜的净利润表现走向两极。

  这或许揭示出了未来行业将持续上演的怪象:综合投资收益率走高,但利润持续下滑,这是为什么?

  01

  不出所料:35家寿险公司净亏损超300亿元,49家净利润不足1亿元

  从保险业务收入上来看,2023年寿险公司负债端表现依旧可圈可点,金融监管总局公开披露数据显示,寿险公司2023年,实现原保费收入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5%,增速较去年同期增加7.47个百分点。

  据“慧保天下”统计,共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披露了2023全年保险业务收入情况,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391.8亿元,同比增长15.34%。

  从体量来看,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中,共有招商信诺、工银安盛、建信人寿等26家险企保险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其中泰康人寿、中邮人寿、信泰人寿分别以2031.88亿元、1098.66亿元、535.9亿元的保费收入位列前三位。

  2023年,近七成非上市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实现增长,中宏人寿、长城人寿、中英人寿等13家险企增速超40%,复星保德信、国宝人寿更是同比猛增70%左右。另外12家险企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中小康人寿、瑞泰人寿、瑞华健康、三峡人寿、建信人寿等9家险企下滑超10%。

  具体而言,25家险企实现盈利,35家险企出现亏损(信泰人寿、横琴人寿偿付能力报告未披露净利润数据)。净利润超百亿的险企仅泰康人寿一家。

  泰康人寿2023年实现盈利137.4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19.1亿元,而泰康人寿一家险企就已经超过其余25家盈利险企净利润之和。除去净利润超百亿的寿险公司,仅有中意人寿1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49家公司净利润不足1亿元。

  同时,35家寿险公司2023年净亏损超300亿元。有29家公司亏损额度在1亿元以上。其中,中邮人寿以亏损114.68亿元,排名第一,2022年同期其实现盈利4.02亿元;其次是建信人寿,以亏损42.99亿元排名第二,2022年同期亏损12.19亿元;渤海人寿以亏损31.01亿元排名第三,2021年同期亏损12.26亿元。

  62家寿险企业近八成保司盈利不足1亿元、净利润显著下滑这一现象,打破了寿险负债端红火下脆弱的壳。

  02

  出乎意料:负债端承压之下,综合投资收益率普涨

  2023年,市场利率继续下行,资本市场跌跌不休,资产端压力空前,然而从投资收益率来看, 却颇出乎意料。

  据“慧保天下”统计,共61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2023年投资成绩单。其中,投资收益率指的是财务投资收益率,即险企实际的、已经实现的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则是在投资收益率的基础上,考虑了目前账面上金融资产的浮盈和浮亏。(部分险企未披露2022年数据,信泰人寿偿付能力报告未披露2023年投资收益率及综合投资收益率)

  从投资收益率来看,61家人身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平均数为3.22%。61家险企中,只有18家险企投资收益率持平或略有上涨,与此同时则出现了38家险企投资收益率下滑的现象,投资收益率同比下滑险企数量占比接近62.3%。

  但从综合投资收益率来看,60家寿险企业综合投资收益率为正,仅有1家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61家人身险公司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平均数为3.85%,较去年同期增长2.15%

  再结合2023年四季度各险企披露的近三年综合投资收益率来看,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中,有30家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4.5%,13家超过5%,62家险企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35%。其中财信吉祥人寿、陆家嘴国泰、同方全球、中英人寿、光大永明、国联人寿、招商信诺、中意人寿、中宏人寿9家超5.5%。

  上述60余家保司的无论是2023年综合投资收益率还是近三年综合投资收益率数据普遍位于高收益水平,整体表现可观。

  03

  行业怪象:净利润直线下滑、综合投资收益率却大幅上涨或成常态

  逻辑上讲,险企的净利润表现与其投资收益率呈正相关。人寿险企利润表现普遍欠佳,负债端却持续走强的情况,通常会让人联想到险企投资端不振拖累了净利润表现。

  但2023年6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的投资成绩却出乎意料,在2023年权益市场持续低位运行的背景下,与令人大跌眼镜的净利润表现走向两极:综合投资收益率走高,利润一路下滑。

  业界人士表示,拖累利润表现的,是“750天国债平均收益率曲线”。

  对于保险业来说,“750天国债平均收益率曲线”同时影响险企的利润和内含价值。而从财政部官网公布的最新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可以看到,2年期国债利率目前约为2.25%,较2022年同期已经下跌了17.74个BP。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收益率曲线下滑,保险公司需要按照评估标准计提更多的准备金,这将直接导致利润显著下降。

  责任准备金大幅度计提给中小险企利润表现带来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以一家规模在400-500亿元左右的中小险企为例,假设其大部分资产来源于普通寿险,那么仅2024年1月份,就需要追加计提1亿元左右,而这样的公司,即便是盈利,也很难超过1亿元,所以利润注定会大幅下滑。

  业内人士分析称,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特征明显,一般关注长至5-10年的长期资产走势,因此当年以及近三年的综合投资收益,实际上无法客观说明当前的问题。

  造成近三年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高的原因有三层:

  一是险企权益类资产占比低,或是在2022年底之前计提了足够减值或卖出兑现财务亏损——可以看到,2023年综合投资收益率高的险企,其2022年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往往很低,泰康人寿、中英人寿、工银安盛人寿都是如此。

  二是市场利率下滑,带来债券牛市,险企加大固收类投资配置,在2023年创造大量收益。

  三是险企将HTM(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改为AFS(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市值入账,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导致综合投资收益增加较大。

  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也不意味着,险企的资产端压力会有所缓解,实际上,沉重的资产端压力已经成为险企,尤其是中小险企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

  其压力来源于当下,也来源于未来。一方面,新收入的保费面临着严峻的资产配置压力;另一方面,大量资产到期,也面临着再配置的压力。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高收益率资产日渐匮乏,配置于债券所能带来的票息收益也在下降,而负债端成本的下降却较为缓慢……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缺乏长期资产,人身险企负债久期一直大于资产久期,当前保险资产负债久期错配缺口已高达7年,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仍是笼罩在寿险行业上的一团阴霾。从2023全年数据上看,投资收益率同比下滑的险企数量已然超过半数,未来险企资产端或将面临更大压力。

责任编辑:曹睿潼

  一天傍晚,他结束跑车回家吃晚饭,刚到楼道里,就听到晓莉和3个儿子聊天、嬉闹的声音。推开门,炒菜的、端碗的、收拾桌子的,几个人做了一桌菜。申军良恍然觉得,这个家好像又回到了15年前。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第一审、第二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核准对张维平、周容平判处死刑的判决。

  5月8日,秦刚对伯恩斯强调,当务之急是稳定中美关系、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中美之间出现意外,这应该是中美之间最基本的共识,也是国与国、特别是两个大国相处必须要守住的底线。

  公开资料显示,张务锋出生于1960年10月,山东莱芜人,2015年任山东省副省长,2017年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2018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成立后,他任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表示,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如果真的爱大熊猫,请大家科学理性看待大熊猫饲养管理工作,尊重大熊猫保护事业来之不易的成果,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虽然大熊猫不会上网,请大家为它们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中国驻加使馆发声明表示,“如果加方执意挑衅,我们将坚决奉陪到底。”这话说得很硬气,说明了加方行为的恶劣。不得不说,加拿大的对华外交,那么轻易就被几个反华政客利用虚假报告再通过媒体炒作而绑架裹挟,这实在令人悲哀。希望中加过去几十年互利共赢关系的历史,能让加方早一天回归对华冷静和理性。

许淑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