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6月18日入梅 长江水利委员会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0 06:02:45

  中新网6月19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日前, 长江水利委员会启动Ⅳ级应急响应进一步会商部署梅雨防御工作。

  会商指出,6月9日以来,金沙江及长江干流南部发生持续性降雨过程,强度以大雨、局地暴雨为主,受强降雨影响,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共30站超警,涉及河流22条,湘江、资水、沅江、赣江、抚河、信江发生明显涨水过程,其中抚河、赣江发生编号洪水。长江中下游6月18日已进入梅雨期,根据水文气象预报,6月18日至25日,长江干流附近及以南有持续性强降雨,强度以大到暴雨为主,预计陆水、武汉、修水、青弋水阳江过程累计面雨量200至220毫米,乌江上游、洞庭湖区、汉江皇庄以下、鄂东北、饶河、鄱阳湖区、长江下游干流、滁河过程累计面雨量150至200毫米。6月26日至27日,嘉陵江、汉江及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北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考虑实况及预见期降雨,两湖水系来水将快速上涨,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将快速上涨,湘江、滁河等支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局部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的风险高。

  会商强调,预计今年梅雨过程典型,长江流域强降雨将持续,防汛形势日趋紧张严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做好梅雨期暴雨洪水防御工作。一要进一步密切关注梅雨期雨水情变化,及时启动并落实应急响应行动,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坚持滚动会商研判,针对鄂东北、陆水、滁河等强降雨落区加密精细预报,提醒各地高度重视防洪风险。二要进一步强化安全度汛措施,紧盯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中小型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等度汛薄弱环节,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全面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提醒;持续加强陆水水库等委管水库巡查防守和隐患排查。三要进一步科学精细调度水工程,根据降雨实况和预测预报,实时调整控制性水库调度方案,尽快降低三峡水库水位腾出防洪库容,结合开展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做好湘江、赣江、滁河流域水工程防洪调度运用准备,优化丹江口水库调度支持北方抗旱保供水。四要进一步加强防汛组织协调,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预置工作组和专家组强化防汛技术支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取得哪些成效?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郑州1月6日电 (记者 韩章云)1月6日,《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23)》出版宣介暨“创造高品质生活”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介绍,预计春运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将从低位快速反弹,客流量将明显增长。春运期间全民航日均安排客运航班11000班,为2019年春运期间的73%左右。

  一是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监测制度,加强农产品产地安全调查、监测和评价。二是强化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要求生产经营者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兽药、肥料、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并按照规定回收并妥善处置其包装物和废弃物。三是明确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或者委托相应的技术人员,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并规定了法律责任。四是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和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实施良好农业规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五是规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指导,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监督抽查。

  记者 王题题

  王桓(中国电子学会政策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一般情况下,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类。其中,工业机器人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主要包括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包装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净室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是服务于人类的非生产性机器人,主要包括家庭作业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残障辅助机器人、住宅安全和监视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则是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机器人,主要包括场地机器人、物流机器人、检查和维护保养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以及国防、营救和安全应用机器人等。

杨彦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